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國際政經瞭望】人工智慧對新聞產業影響研析

 

台經月刊

 

【國際政經瞭望】人工智慧對新聞產業影響研析

周霈翎  (2023/09/08)    《台經月刊第46卷第9期》

有賴於科技進步,各產業可利用AI提升效率,釋放人力至更加複雜、機器無法處理的工作環節,新聞產業亦不例外。當前AI已成為新聞業不可或缺的一環,其運作範圍涵蓋資訊彙搜、編製與撰寫、傳播等整體新聞產製流程。不過機會總是伴隨著風險,新聞從業人員擔憂將被AI取代,故本文研析AI對新聞產業影響,並說明新聞產業中利用AI之情形及其帶來之衝擊。

 

科技的發展始於人類對於未來的想像,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在近年已成為全球熱門議題。過去大家對於AI的認識大多源自於「A.I.人工智慧」、「機械公敵」、「雲端情人」等電影,認為AI是個能夠幫助人類解決難題,且有著能與人類溝通、具有情感及獨立思考能力的機器人。有賴於科技進步,雖然目前AI機器人離電影所描繪的場景仍有一段距離,不過我們已朝著想像中的世界往前邁向一大步。

如今AI已可透過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技術,在經過一連串訓練後,進行資料分析、預測、事件分類及推薦等,許多產業與領域皆有相關應用,例如圍棋機器人AlphaGo、餐廳送餐機器人、平台演算法、藝文創作等,為社會帶來便利與更多的發展可能性。

不過機會總是伴隨著風險,大眾始終對於工作被AI取代保有警覺性,其中在可能被AI取代的職業排行中,新聞記者一直榜上有名,尤其在生成式聊天機器人ChatGPT2022年年底問世後,雖然工作效率明顯提升,但同時那份被取代的危機感亦愈發強烈。本文將研析AI對新聞產業影響,說明新聞產業中利用AI之情形及其帶來之衝擊。

 

AI有助於新聞媒體從業人員降低錯誤、減少重複性任務、提高效率等優勢,不過同樣也衍生出許多爭議,包含缺乏媒體核心能力、使用倫理、假訊息製造及散布等問題。

 

人工智慧於新聞產業之應用

各個產業利用AI無非是希望可藉此提升效率,釋放人力至更加複雜、機器無法處理的工作環節,新聞產業亦不例外。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LSE)2019年發布「新權力,新責任新聞業及人工智慧全球調查報告」(New powers, new responsibilities. A global survey of journalism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針對來自全球32個國家的71間新聞媒體進行有關AI及相關技術調查。該報告指出,AI已成為新聞業不可或缺的一環,其運作範圍涵蓋資訊彙搜、編製與撰寫、傳播等整體新聞產製流程(表1)。以下將針對新聞業利用AI之情境舉例分析。

人工智慧新聞產業生成式AI新聞編輯假訊息治理AI倫理新聞傳播數位內容效率提升AI風險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