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時尚產業朝向永續循環發展的創新形態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時尚產業朝向永續循環發展的創新形態

林韋葳  (2021/08/09)    《台經月刊第44卷第8期》

近年永續時尚成為全球重要的趨勢與議題,而永續時尚的啟動可謂來自對快時尚的反動。快時尚自2000年中期崛起,許多快時尚品牌的連鎖店強勢成長,包含UNIQLO、ZARA、H&M等品牌皆快速在國際市場站穩腳步,以網路通路為主的平價電商品牌大量冒出頭。隨著2010年代環境保護意識抬頭,綠時尚觀念隨之而來,國際間開始檢討全球時尚產業極為耗能、汙染且浪費的問題。而2019年美國快時尚品牌Forever21破產,無疑為快時尚敲響喪鐘,全球快時尚熱潮自此急速冷卻,時尚品牌認真地放緩腳步,尋求不同的主題標籤,試圖打破速度競爭與價格戰的囹圄。

當前永續發展已漸融入時尚產業生態各環節,從原料、製程、供應鏈到產品及消費意識的轉型,以及品牌精神、策展主題和產業鏈各項商業活動,皆可見對永續議題的關注。本文順應產業環節和議題發展走向,概述時尚產業朝向永續循環發展的進程與趨勢。

 

時尚產業對永續議題的關注

(一)產品製程變革與材質創新研發,促進環境永續

根據2015年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的第12項目標為確保「負責任的生產與消費」(Responsibl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時尚產業永續發展最受關注的重點為全球「永續性」和「環境保護」,包含化學生產及過多廢棄物造成環境汙染和破壞對地球帶來的負擔。

從生產模式來看,由於對快時尚帶來環境與社會問題的反動,促進了時尚產品製程的變革,永續發展的呼籲首重材質運用與生產方式,均愈來愈講究符合環境保護的永續原則,尤其致力於對抗全球氣候變遷、環境汙染等議題。同時,全球時尚供應鏈在追求低價、快速背後所引發的血汗壓榨勞工問題(包含婦女、童工)和人權議題,也是對快時尚的檢討,因此,強調保護勞工權益、避免剝削情況亦為「永續時尚」的重要內涵。

此外,永續發展目標衍生出許多新興材質的創新研發與運用,許多紡織業者皆致力於新原料、新媒材的開發,時尚品牌無不汲汲於對目前標準材質開發替代性材質,包含推出使用環保材料或染料的商品系列,也開始嘗試結合環保材質的設計與其他商業應用,另亦可見新興業者投入提供相關服務。可預期未來的研發方向將愈來愈著重新纖維、布料、加工及其他材質創新的材料科學,以供大規模使用。

永續時尚循環經濟共享經濟材質創新快時尚碳足跡時尚供應鏈數位轉型綠色時尚慢消費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