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產業動態SNG】能源技術服務產業發展概況與契機

 

台經月刊

 

【產業動態SNG】能源技術服務產業發展概況與契機

林子晴  (2012/03/07)    《台經月刊第35卷第3期》

能源為人類經濟社會發展重要基石,然而由於地球能源資源有限,迫使人們謀求各種開源節能管道,一方面研發替代之新興能源;一方面積極節約能源。能源技術服務產業(Energy Services Company, ESCO)即為追求能源效率管理下所興起的新興服務產業。

能源技術服務包括能源供給服務與能源節約服務兩項環節,其基本商業模式有二:一為能源供給合約(Energy Supply Contracting, ESC);二為能源績效合約(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 EPC)。能源供給合約(ESC)以有效率地方式提供能源供給服務;能源績效合約(EPC)則著重透過需求端提升能源效率措施減少終端能源消費(圖1)。


1  能源服務價值鏈、商業模式、產品與服務

 

根據經濟部商業司定義「能源技術服務業為從事新淨潔能源、節約能源、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或抑制移轉尖峰用電負載之設備、系統及工程之規劃、可行性研究、設計、製造、安裝、施工、維護、檢測、代操作、相關軟硬體構建及其相關技術服務之行業」。由於自產能源缺乏,拓展新能源不易等因素,透過ESCO以節約能源與提升能源效率,減少能源支出與浪費,有助我國能源資源的永續發展。

 

國外ESCO產業發展概況

(一)美國

美國ESCO產業興起於1970年代石油危機,於1986年引進節能績效保證合約(Energy Saving Performance Contract, ESPC),擴展ESCO產業市場規模,以年平均成長率20%速度快速成長,2000年ESCO產業市場規模已達20億美元。

2000~2004年受安隆(Enron)公司破產影響及節能績效保證合約(ESPC)系統的短暫失靈, ESCO產業活動呈現停滯狀態,年平均成長率僅約3%。其後,由於節能績效保證合約系統的恢復,使ESCO產業年平均成長率恢復為15%。由此可見,美國ESCO產業之發展,奠基於節能績效保證合約系統。

事實上,美國政府與公共部門為ESCO的主要用戶。2008年聯邦政府機構占ESCO產業市場規模15%;市∕州政府、大學院校、醫院占69%;商業、住宅房屋等則占16%。另一方面,根據美國環境能源技術部門研究報告預測,在2009年「美國復甦與再投資法案」資金挹注下,2009~2011年間年平均成長率可達26%,2011年收益預估約為71~73億美元。

(二)中國

1998年中國與世界銀行、全球環境基金(Global Environment Facilitiy, GEF)共同合作,推廣能源績效契約(EPC)節能機制,促進中國ESCO產業發展。該計畫分為三期,第一期於北京、遼寧、山東設置三家ESCO示範企業,至2006年底累計405家客戶,共實施475項節能項目,總投資金額達13.31億元人民幣, ESCO企業淨收益4.2億元人民幣,客戶淨收益則為ESCO企業淨收益8~10倍。

第二期成立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EMCA),進一步推廣與發展能源績效合約(EPC)機制,提供技術援助,促成更多ESCO企業建立與發展。另一方面,由中國投資擔保有限公司以2,200萬美元擔保基金,執行商業貸款擔保機制,以提升ESCO企業之信用,增加其獲得貸款之機會。

能源技術服務ESCO節能績效合約再生能源節能診斷融資機制政策補助產業潛力能源效率綠色經濟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