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產業動態SNG】推動「植物醫師制度」——擁抱國內食安保衛新思維

 

台經月刊

 

【產業動態SNG】推動「植物醫師制度」——擁抱國內食安保衛新思維

廖茹  (2019/09/09)    《台經月刊第42卷第9期》

   台灣位處於熱帶與亞熱帶氣候,農作物的疫病蟲害種類繁多,亦包含天然災害、物理傷害造成的病害問題,如未適時適當的提出防治手段,將影響農作物生產者之收益,以及若利用化學農藥進行疫病蟲害防治卻未正確使用,將會直接影響後端的生鮮食品、加工食品之安全問題及農作物生產者自身的危害。而目前我國對於植物疫病蟲害的鑑定與防疫皆由大專院校專家、農業試驗單位協助執行,常會有人力不足、無法即時提出解決辦法之情形發生,因此,政府近年不遺餘力欲透過植物醫師制度的推行,以有效解決上述困境,同時並將幫助我國農產品符合國外規定進行外銷。

   而政府在推動植物醫師制度過程中,從立法階段就開始面對各界不同關注的聲音,因此,本文從中就植物醫師制度可如何保衛國內食品安全的角度來了解其推動的意義及價值所在。首先,簡介植物醫師制度的服務內涵,及初探國內目前有哪些食安問題可借重植物醫師之專業來降低可能的食安風險,另外概述國內近年推動此制度在政策法制、實習醫師、溝通宣導的階段性進展,而從中進一步獲知對不同關係人的影響以及將扮演怎樣的角色,來完善我國食品安全網絡。

 

思維一:植物醫師可第一線指導農作物生產者正確用藥

   為提升我國植物保護水準,強化植物防檢疫的目的,對此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以下簡稱農委會)提出「植物醫師法草案」,以健全專業人員證照制度及專業服務體系,確保植物醫師的服務品質,羅列其義務、執掌及範疇如下。

植物醫師食品安全農藥殘留疫病蟲害防治農業政策永續農業食安五環農產品外銷源頭管理植物健康管理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