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建構支援數位新社會的創新思維與做法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建構支援數位新社會的創新思維與做法

林栩傑、徐明墐  (2024/06/10)    《台經月刊第47卷第6期》

社會創新是透過公私民協作,推動科技或商業模式的創新應用,促進社會各群體之間的合作關係,其核心在於尋找解決問題的新途徑,並聚焦於改變的成果。本研究以裕隆集團「愛的里程數」為例,概述數位新社會的發展需求,及台灣偏鄉交通服務串聯地方創生的無限想像。而鑒於台灣社會創新能量已進入擴大發展階段,宜搭配數位公建加速社會數位轉型、分級競賽累積解方資料庫擴大全民參與、啟動串聯機制引導企業ESG投入等,據以銜接USR與CSR打造社會創新平台。

 

數位科技的常民生活運用,已在2020年起COVID-19期間的居家隔離,讓全世界都感受到生活數位應用所帶來的便利。數位科技的普及應用對台灣社會來說是發展上的優勢,同時也是不可逆的趨勢;面對多元的社會問題,政府在資源、人力有限的情形下,如何引導既有的社會服務組織能量,導入大數據、資料管理等數位工具,協助問題解決並讓議題推動更有效率,甚至是降低解決問題所需的時間與成本,都是全球在擘劃數位新社會、建構數位新生活首要面對的課題。

面對全球快速發展所衍生的各類失衡現象,「社會創新」不僅為解決未來經濟、社會與環境議題的重要策略,也是青年創業、企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更為發展新經濟模式的重要途徑。社會創新指的是透過公私民協力,推動科技或商業模式的創新應用,增進社會各個群體互相合作關係,並聚焦從這樣的改變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新途徑;簡單說,就是運用創新的方法來解決社會問題。我國行政院於2018年公布「社會創新行動方案(2018~2022)」,緊接著2023年公布了「社會創新行動方案2.0 (2023~2026)」,以「實踐社會價值」、「加速創新發展」、「串聯多元資源」、「擴展國際影響」為推動策略,扣合SDGs目標為核心發展主軸、建立台灣社會創新友善發展環境、強化社會創新組織自主營運發展,加速從經濟與社會環境問題找出適切解決方案,打造創新、包容、永續的韌性台灣。

本文分為四個部分逐步探討數位新社會的推動做法:(1)介紹數位新社會的發展需求與國內現況的兩個觀察;(2)盤點分析我國在推動社會創新的需求與挑戰;(3)案例分享裕隆集團如何透過社會創新打造移動交通永續解方;(4)針對台灣社會創新能量已進入擴大發展階段的優勢,提出政府與企業兩個推動構面可具備的策略思維與做法,作為國內加速推動數位新社會以及永續進步的參考,並期待對關注此議題的相關人員有所助益。

 

除了善用社會創新資源加速推動數位新社會,觀察發展需求還應結合永續發展議題,例如挑選培育具有數據能力的解題團隊,邀集企業提出「永續營運」的創新解法,以供公私部門廣泛採納。

數位新社會社會創新數位轉型公私合作數據應用永續發展ESG投資科技治理平台經濟社會問題解決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