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電力部門新興能源與發展潛力介紹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電力部門新興能源與發展潛力介紹

劉兆歡  (2013/09/06)    《台經月刊第36卷第9期》

全球能源發展趨勢

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統計2012年全球能源消費增長速度漸趨平緩。其中巴西、中國、歐盟、印度、日本、俄羅斯和美國的能源消費增長均低於歷史平均水準。事實上,所有類型的化石能源消費增長都低於歷史平均水準。除此之外,全球核能發電量出現歷史最大降幅,隨著福島核災的發生,日本核能發電量下降了90%,並透過增加化石燃料的進口來彌補核能發電量下降的缺口。

1990~2012年間初級能源消費結構(12012年全球初級能源消費量2011年成1.8%,低於歷史平均成長水平,除非洲外,其他區域能源消費量成長水平皆較歷史值低。其中石油消費仍為最大宗,但其占比為歷年最低值,為總消費量33.1%,而水力能及可再生能源占比皆創新高。


1  全球初級能源消費配比

 

IEA2013年國際能源展望」預測2040年時中國能源消耗量將高出美國一倍,全世界能源消耗量將2010年增56%,其中能源消耗增長60%將出自亞洲的新興經濟體,同時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增46%,達450億公噸。為滿足不斷增長的世界能源需求,並考量世界氣候變遷的危機,如何規劃未來能源供應配比為全球政府當前重要課題。

BP Energy Outlook 2030」預測,儘管化石燃料在能源消耗市場所占比例將逐年下降,但在未來數十年裡,石油仍將是世界能源的主要來源。再生能源與核能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能源,但與傳統能源相比所占比重依然較小(2)。

 

2  全球能源消耗量及未來預估

 

近幾年來美國石油和天然氣生產明顯回升2012年美國石油和天然氣產量增長均居全球首位,該年石油產量的增長也創下美國歷史新高。再加上日本核電危機帶來的核能供應量削減、風力發電和太陽能技術的提升,以及非傳統天然氣的生產趨勢,未來全球能源供應結構正逐漸發生變化。

 

台灣能源發展現況

台灣天然資源供給有限,因此能源幾乎全數仰賴進口2012年我國能源進口率即高98%。根據能源局統計2012年時台灣最主要的供應能源是原油及石油產品,占總能源供應47.96%;其次為煤及煤產品,占總能源29.69%;位居第三的為進口液化天然氣,占總能源供給11.86%;其他包括核(8.32%),以及有限的再生能源(3)。而電力為各產業部門主要消費之能源,占我國最終能源消費50%

 

3  台灣能源供給配比

 

據我國經濟部能源局指出,2012年底為止,台灣電力部門依據發電結構與購售電合約分為綜合電業、民營電廠、汽電共生等三類。台灣電力公司所占毛發電量及裝置容量約為台灣電力結構七成,其餘為民營電廠和汽電共生廠(1)。其中,傳統火力發電就占了總發電量75%以上,再生能源占比不5%2)。

能源轉型再生能源發展離岸風力地熱發電海洋能應用太陽光電佈局電力自給率碳排減量非核家園政策推動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