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日韓重要新興科技發展領域與趨勢分析
謝少筠 (2022/11/09) 《台經月刊第45卷第11期》
因應未來世界快速的發展,世界各國紛紛投入前瞻技術研發,以便在未來全球產業競賽中搶得先機,亞洲國家對於新興科技的發展對於全世界也日益重要。
本文將針對日本及韓國的新興科技發展領域及趨勢進行分析,整理兩國新興科技的發展來源及應用領域,並分析科技發展與社會的影響與關係,同時梳理2019~2022年韓國新興科技發展主要趨勢和發展規則。透過了解日本與韓國在新興科技方面的戰略規劃與部署,掌握亞洲新興科技的動態變化,未來將能快速因對新興科技發展,並協助人類社會的進展。
日本新興科技之發展趨勢
日本掌握科學技術的中長期發展方向,由隸屬於日本文部科學省的科學技術學術政策研究所(NISTEP),為日本國家科技政策的智庫暨研究單位,以掌握科學技術的中長期發展方向為目的,自1971年開始每五年進行一次科學技術預測調查,NISTEP第11回科技前瞻調查,對於2050年科技未來進行展望,旨在協助探討「第六屆科技基本計畫」的科技創新政策。
為了開拓新的未來,全世界正在進行解決各種課題的科學技術革新,其中的課題包括因應全球性的地球環境問題、人口的動態變化、確保能源、食品資源等,在這種情況下,因為面對這些課題專業化、細分化的學術領域已經無法單獨處理,故橫跨多個科學領域進行融合的科學技術領域再次受到關注。簡言之,未來的關鍵技術清單是由未來社會的變化、相關科學技術主題及其因應政策所綜合考量後研議而成。
本次NISTEP第11回調查選定「健康、醫療、生命科學」、「農林水產、食品、生物科技」、「環境、資源、能源」、「資通訊技術(ICT)、分析、服務」、「材料、裝置、流程」、「都市、建築、土木」、「交通及宇宙、海洋、地球、基礎科學」等七大領域。
本回調查研究的特徵是結合了近年來發展顯著的AI相關技術和專家研究,七個領域的專家一共評選出702個科技主題,通過AI相關技術進行了自然語言處理和分類分析,將科學技術主題分組化,最後提出16個科技領域,其中八個具「跨學科」潛力的科技領域,期待結合不同領域的科技技術,創造新的科技知識,此外也同時提出八個「具體」研究領域的科技領域。八個「跨學科」的技術領域及「具體研究的科技領域」之主題包含適應社經變化的問題解決技術、先進的自然災害觀測預報技術、新的數據流通、利用系統、解決宇宙和人類起源的基礎科學等(表1、表2)。
新興科技、跨學科技術、碳中和、循環經濟、非面對面社會、日本NISTEP、韓國KISTEP、資通訊技術、人工智能應用、能源技術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