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不斷創造新價值 體驗經濟最大化——以五月天及戰鬥陀螺為例
王俐几 (2014/04/20) 《台經月刊第37卷第4期》
體驗經濟時代已經來臨
所謂的體驗經濟,其實是相對於過去單純的服務觀點進一步延伸的結果,其強調提供消費者不同的生活體驗,當成是一種經濟商品。B. Joseph Pine II and James H. Gilmore(1998)認為消費是一個過程,當過程結束後,消費的過程除了在當下提供消費者特殊的感受與認同之外,同時也可能讓消費者留下深刻的記憶,成為值得分享、回憶的一部分。
當一個企業有意識的結合「有形的商品」與「無形的服務」,製造出讓人難忘的「體驗」時,就是「體驗經濟」的行為。亦即,企業是以服務作為舞台,並將服務的過程作為道具,進而創造出讓消費者在過程中可以深刻感受,並讓消費者藉此產生且擁有難以忘記的回憶,其實就可以說企業正在經營體驗經濟的商業行為。
對消費者而言,過去發展階段所提供的商品與服務皆強調外在的呈現;到了體驗經濟階段,所提供的商品與服務皆轉為內在的收穫。特別是不同的消費者在參與活動時,所得到的經歷不盡相同。換句話說,體驗是來自消費者個人的心境與事件間的互動,這些將存在著特殊性與差異化,值得透過資通訊技術的應用,保留記憶菁華、進一步的分享。
許多企業已經開始出現運用體驗經濟的概念,將產品結合服務,提升服務品質或流程,將消費者的外在體驗,轉為更深刻的內在感受,提升消費者對於產品的印象,進而創造消費者參與活動時的回憶。例如:深度旅遊、極限運動、觀光工廠、演唱會互動及參與拍攝微電影等,都是強化消費者體驗的方式,除了利用資通訊技術與一般產業結合外,更可以強化文化內容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體驗。體驗已是現今企業與消費者加強互動、不可或缺的一種經濟方式,因此,要如何創造新價值,使得體驗經濟發揮最大的作用,則為本文所欲探討的關鍵問題。本文將利用兩個個案,探討如何創造新的價值,並藉以使得體驗經濟可以發揮最大的作用。
個案一:五月天
五月天(Mayday)是一個現今知名度頗高的樂團,組成的成員有主唱阿信、團長暨吉他手怪獸、貝斯手瑪莎、吉他手石頭及鼓手冠佑。自1999年出道以來獲得許多獎項的肯定,截至2012年得到四次金曲獎的「最佳樂團獎」。
觀察五月天主要吸引人的原因:(1)在音樂上的發想,其在音樂上的價值主張、歌曲、歌詞所傳達的精神與涵義,主要傳達愛及和平的信念;(2)現場演唱會的體驗,在五月天演唱會中主題故事鋪陳、氣氛的營造,讓樂迷每每參加五月天的演唱會就會更加喜歡該樂團,吸引住大家的目光。
(一)價值主張:傳達愛及和平的信念
為什麼五月天的影響力能夠跨越年齡,在兩岸三地持續傳唱?除了音樂上的成就,更因為他們唱的其實就是每個年輕人從青春年少,到告別青春,終究緬懷青春,走入下一個人生階段的故事(30雜誌,2013)。
在音樂上,五月天深深受到英國搖滾樂團「披頭四」的影響,認為搖滾樂擁有改變世界的力量,五月天常在歌曲中傳達愛及和平的信念。從出道開始,五月天就將樂團定位為搖滾樂團,將搖滾樂融入了正向能量,歌曲傳達了正向信念、追求夢想與永不放棄的精神,其創作表達青少年生活經歷與積極向上的精神。五月天經由不斷突破自我、追求突破,希望他們的歌曲可以讓只要懂華語的人,就可以透過歌曲了解他們所要傳達的信念。
音樂,來自於生命體悟,五月天的歌詞以樸實親切的方式貼近生活,能夠引起不同時代的樂迷共鳴。綜觀其發展史主要可分為兩個階段:
產業趨勢、體驗經濟、品牌經營、異業合作、粉絲經濟、文化創意、數位娛樂、內容商業化、IP授權、娛樂產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