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中國觀光旅遊產業發展條件與展望
吳萍‧侯立陽‧李爽 (作者分別為昆明理工大學管理經濟學院副教授及研究生) (2005/07/05) 《台經月刊第28卷第7期》
旅遊業是20世紀發展最快的產業之一。1950~2000年全球國際旅遊者的數量從2,500萬成長到6.99億人次,年均成長6.9%;國際旅遊收入成長率高達11%,超過了石油產業和汽車產業,成為全球第一大產業。根據世界旅遊組織統計:2000年全球國際旅遊入境人數和旅遊收入的成長率,均高於當年全球經濟的成長水準4%。此後,儘管受到“911”事件及之後的恐怖主義影響,2002年國際旅遊收入仍然達到4,730億美元。根據預測,2010年全球旅遊人數將達到10億人次,2020年將達到16億人次。
作為20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旅遊目的地國家之一,2004年中國被TTGasia雜誌評選為最佳旅遊目的地。自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以來,作為中國國民經濟新的成長點—觀光旅遊產業,亦持續快速發展中。本文除闡述中國旅遊產業快速發展的經濟和政治背景基礎,並對中國的相關政策和法律、產業的未來規模、整合趨勢、發展契機、立法制度等方面,提出分析及未來展望。
中國旅遊觀光產業的現況及特點
(一)旅遊產業發展迅速,規模躍居世界前茅
2004年中國旅遊總收入為724.87億美元,比上年成長18.08%,比1999年成長32.91%。2003年由於受到“SARS”影響,收入有所回落,但在2004年迅速回升:入境旅遊收入超過2002年水準,國內旅遊雖仍低於2002年水準,但上升趨勢明顯(如附圖所示)。
附圖 中國旅遊收入圖(1999~2004年)

1.入境遊
2004年中國入境遊的情況如下(如附圖所示):收入達到257.39億美元,較上年成長32.38%,比1999年成長45.22%;人數達到1.09億人次,比上年成長18.96%,較1999年成長33.22%,其中過夜旅遊者人數和旅遊收入均居世界前茅(如表1所示)。
中國觀光業、旅遊產業、旅遊收入、特色旅遊品牌、入境旅遊、國內旅遊、出境旅遊、旅遊產品創新、旅遊立法、旅遊市場發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