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經瞭望】我國智慧城市解決方案之國際輸出潛力——以智慧健康照護為例
謝皓翔、王彥章 (2024/04/10) 《台經月刊第47卷第4期》
全球人口呈現持續老化趨勢,對智慧生活的醫療需求隨之提升,加速智慧健康照護的發展以因應醫療量能不足的挑戰。我國奠基於醫療品質及數位競爭力的優勢地位,智慧健康照護解決方案的開發技術成熟且應用經驗豐富,部分業者亦具對外輸出能量。本文研析智慧健康照護概論,以及泰國與馬來西亞目標市場之商情概況,綜整觀察並研提我國業者國際輸出之策略建議。
前言
根據聯合國人居署(UN-Habitat)發布之2022年世界城市報告指出,2021年全球鄉村與都市比例為44比56,未來30年將持續城市化(Urbanization),至2050年將達到32比68,意味著將增加22億人口居住在城市,且主要分布在亞洲和非洲。隨著全球人口持續往都市集中,衍生出一系列環境與社會問題。因應國家治理需求以及國民生活品質的提升,運用數據、資通訊科技來改善相關問題的智慧城市概念應運而生,包括智慧環境、智慧交通、智慧生活、智慧居民、智慧政府與智慧經濟等六大應用。
除了人口集中的現象之外,全球人口更有持續老化的趨勢,對智慧生活的醫療需求隨之提升,加速智慧健康照護(Smart Healthcare)的發展以因應醫療量能不足的挑戰。就我國人口結構而言,高齡化的步伐較全球快速,2018年已成為高齡社會,甚至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附注)。面對結構性挑戰,慶幸的是我國在全球多項評比中,醫療基礎設施、醫護人員專業能力、高品質藥物與醫材及政策完善等指標皆優於其他國家。其次,根據洛桑管理學院的2023年世界數位競爭力評比(World Digital Competitiveness Ranking),我國亦位居第九名。奠基於醫療品質及數位競爭力的優勢地位,我國智慧健康照護解決方案的開發技術成熟且應用經驗豐富,部分業者亦具對外輸出能量。
考量地理鄰近性,加上我國醫療品質口碑,東南亞地區是我國醫療科技業者得優先挑選的目標市場。其中,泰國和馬來西亞的觀光醫療服務享譽國際,前者以整型手術聞名,且憑藉交通樞紐之優勢,吸引來自歐、亞、中東地區的旅客;後者以綜合性健康檢查為主要服務項目,由於馬國醫師多在英、美與澳洲等國接受訓練,擁有西方國家認證,再加上馬國醫護人員具多國語言優勢,包含英語、華語、馬來語及印度語,成功吸引來自歐美、中國及印度等地的醫療旅客。在數位基礎方面,參考思科(CISCO)發布之2021年各國數位準備度指標(Digital Readiness Index),泰馬綜合評價皆為高速成長,有利於我國醫療科技業者至當地發展。因此,本文首先說明智慧健康照護概論,包括涵蓋範圍、所涉技術及相關應用等。其次,研析泰國與馬來西亞目標市場之商情概況,包括產業概況、運作機制、利害關係網絡及外國投資概況等。最後,綜整觀察並研提我國業者國際輸出之策略建議。
智慧醫療透過如智慧病房解決方案,以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務品質;智慧照護透過資通訊科技,讓照護場域延伸至醫院外,分攤醫院的照護負擔;智慧健康屬於居家範疇,以個人健康管理為目標,主要針對慢性疲勞症候群人口。
智慧健康照護、數位競爭力、醫療解決方案、人口老化、城市化、智慧城市、智慧病房、物聯網、大數據、東南亞市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