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特別報導】2019~2020年台灣經濟景氣回顧與展望
孫明德 (2020/01/09) 《台經月刊第43卷第1期》
2019年經濟回顧
受美中貿易戰擴大影響,台灣經濟出口成長自2018年下半年開始減緩,2019年1~9月陷入衰退。不過,貿易戰帶來的訂單及生產基地移轉,也讓台灣資通視聽產品出口呈現兩成以上成長,民間投資也有良好表現,使得整體經濟呈現「外冷內溫」的情況。展望2020年,雖然各國為防止經濟可能風險,競相推出貨幣寬鬆及財政刺激政策,使得整體經濟表現可望優於2019年,但仍不能忽視台灣主要出口市場中、美的經濟表現,以及貿易戰後全球供應鏈的新分工布局可能產生的影響。以下先就2019年台灣重要經濟數據進行回顧與分析,並結合國際預測機構展望,進行2020年台灣經濟情勢預測,並分析可能影響預測結果之不確定因素。
(一)貿易情勢
2019年1~9月累計出口金額為2,422.8億美元,衰退2.5%,表現優於韓國衰退9.8%、日本4.5%,以及新加坡5.8%,進口則為2,095.3億美元,較2018年同期減少1.2%,出超則為327.5億美元。就出口趨勢觀察,出口衰退幅度逐步縮減,2018年第三、四季成長率降至2.9%及0.1%,2019年1~6月出口則分別較2018年同期減少4.2%及2.7%。以出口地點進一步觀察可以發現,2019年1~9月台灣出口地點以美國成長17.7%最多,其次為日韓,也有4.2%成長,中國占比則由2018年的41%降至2019年1~9月的39%,減少了兩個百分點,美國則由12%升至14%,顯示本波美中貿易戰後,資通訊廠商擴大在台生產及出口,使得相關對美直接出口大增,也增加了對美出口占比,取代了以往透過中國的間接出口。
(二)生產與投資
貿易數據疲弱也拖累工業生產表現,根據經濟部統計,2019年1~9月工業生產指數較2018年同期減少1.01%,製造業減少1.11%,減幅大於整體工業水準。在主要製造業中,受惠資通訊轉單及轉地生產帶動,1~9月電腦、電子及光學製品業成長率高達27.9%,其餘產業則皆為衰退。在投資部分,2018年下半年起受到貿易戰影響,台商增加在台投資,2019年民間投資1~6月分別成長7.0%及6.5%,政府投資為6.6%與12.2%,至於公營事業投資也有4.4%及11.3%。若由進口資本設備成長率觀察,2019年1~9月則有11.9%成長,特別是台廠受惠於美中科技大廠因貿易戰衍生的轉單效應,半導體設備進口累計成長32.2%,為2017年下半年以來最佳表現。
(三)消費與就業
在消費方面, 2019年1~6月民間消費成長率分別為1.5%及1.6%,第三季擴增至2.0%。零售業1~9月累計金額為新台幣2.8兆元,成長2.7%,另外,餐飲業也有4.5%成長。在勞動市場方面,2019年1~9月平均失業率為3.73%,較2018年同期微增0.02個百分點。在薪資方面,2019年1~8月平均經常性薪資與總薪資分別成長2.3%及1.9%,低於2018年同期成長率2.6%與4.2%,且總薪資部分差異高於經常性薪資,顯示非經常性薪資特別是獎金部分成長不如2018年,使得總薪資成長幅度差距大於經常性薪資的成長幅度差距。
台灣經濟、貿易戰、全球供應鏈、投資回流、GDP成長、出口表現、內需市場、半導體產業、金融市場、貨幣政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