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變.辨.辯】人才4.0時代我國如何運用大數據分析精準延攬外國專業人才
蕭玟玲、陳瑞琪 (2020/05/08) 《台經月刊第43卷第5期》
依據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2018年的《未來的工作》(The Future of Jobs)報告中,全球勞動力市場正歷經轉型過程,未來五年將會淘汰近7,500萬個工作,但同時也將創造1.33億個新工作。因應新興技術擴大應用在各產業,專業人才需求供不應求,因此各國紛紛針對留才、攬才祭出相關政策。
同時全球延攬專業技術人才的競爭裡,各國透過進行法規鬆綁、優惠措施等不同方式,期望經由海外人才招募提升國際競爭力。其中,美國透過鬆綁移民法規為高專人才提供工作簽證和永久居留權,大量吸引歐、亞洲菁英移民;英國每年投入2.5億英鎊於醫療、機器人與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能源儲存、自駕車、材料及衛星太空等領域發展,以吸引全球人才;德國從勞動市場需求角度出發,以《外籍人工作促進法》,吸納外籍白領人才;新加坡透過寬鬆的專業人士移民政策、薪資優渥和低稅負吸引全球技術人才前往就業或創業;日本規劃將農業、建築、造船、住宿、護理等五個領域列為招攬的重點領域,且居留期間最長可達五年。
而我國《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簡稱《外專法》),自2018年2月8日施行至今已獲得外界廣大迴響,各項留才攬才措施均已展現相當成果,特別是針對我國所需高階之外國特定專業人才所核發之「就業金卡」,更是引起國內企業與外國專業人才高度興趣,截至2020年2月26日已核發614張就業金卡(注1)。期望持續透過就業金卡的申請來達到留才、攬才之目標。
本文為精準延攬我國產業發展所需之外國專業人才來台,強化海外行銷力道,透過與全球最大的人才資料庫(6.1億會員,覆蓋200多國與地區)、社群媒體(LinkedIn)合作,篩選具符合資格條件的外國特定專業人才,鎖定目標族群,主動出擊,發送《外專法》相關行銷內容,提升外國人對《外專法》的暸解,並提供更快速即時的訊息給外國專業人才,加強吸引外國專業人才申請就業金卡及來台工作的意願,達到吸引更多優秀外國專業人才來台之目的。
全球人才版圖正逐漸轉變
在世界經濟論壇2018年《未來的工作》報告中顯示,在過去的五年中,人工智慧已經影響了現今的工作。在大多數產業和地區中,如軟體工程師、數據分析師、雲端運算、移動應用程序開發以及AI的技術技能正逐漸上升。然而,下降最嚴重的十大職業,包含行政助理、業務、客戶服務代表、會計師等需要重複執行的工作(圖1)。
圖1 未來興衰工作技能
我國政府之攬才、留才政策
然而,我國政府為加強延攬並留用國際產業優秀人才,提升國家競爭力,從各面向著手推動攬才政策,包含強化全球攬才、提高競才條件以及建立友善留台環境等。並為提高外國人才來台誘因,國家發展委員會(以下稱國發會)協同相關部會,研擬《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於2018年2月8日正式上路,以落實快速及通盤鬆綁外國人才來台及留台簽證、工作及居留各類法規限制,並優化保險、租稅、退休等待遇,以建構更友善之工作及居留環境,吸引外國專業人才來台、留台。
人才4.0、大數據分析、就業金卡、外國專業人才、全球化、產業發展、政策鬆綁、精準行銷、數據平台、LinkedIn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