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中國經濟】2004~2005中國物價形勢及預測

 

台經月刊

 

【中國經濟】2004~2005中國物價形勢及預測

胡雲華(作者為上海浦東行政學院經濟教研室助理研究員)  (2005/03/07)    《台經月刊第28卷第3期》

2004年中國物價形勢

2004年以來,中國物價總水準持續回升,處於高位運行狀態,但隨著中央宏觀調控措施的逐步顯現,第三季物價上漲趨緩,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宣佈2004全年居民消費價格上3.9%1),漲幅2003年提2.7個百分點。
 

(一2004年中國價格運行特點

1.居民消費價格持續回升

居民消費價格指CPI,是用來衡量一個國家居民購買食品、住房和公用事業等的一攬子商品和服務的價格指標,是衡量通貨膨脹率的一個關鍵指標1~9月中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4.1%,漲幅比上年同期提3.4%。從各月的變化情況看1~8月連續上升,並6~9月分出現連4個月增幅超5%的情況78月分更達5.3%1997年以來的最高值9月分以後開始回落,說明中國通貨膨脹的壓力雖有所顯現,但消費品物價上漲不是全面性的,物價漲幅基本處於居民可承受的範圍內,特別是糧食價格上揚促進了農業的成長,增加了農民的收入,推動了經濟協調發展。

2004年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3.9%,漲幅比上年提2.7個百分點。從構成看,食品價格上9.9%,其中糧食價格上26.4%,肉禽及其製品上17.6%,雞蛋上20.2%。商品零售價格上2.8%。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11.4%,工業品出廠價格上6.1%,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上5.6%,房屋銷售價格上9.7%(詳表1)。 

2.生產要素價格繼續較大幅度上升

2004年以來中國生產要素價格總體上呈持續上漲趨勢1~11月分生產要素出廠價格累計上13.9%,漲幅比上年同期提6.1%,是近幾年的最大漲幅。其中翹尾因素影響價格水準上5.98個百分點,新漲價因素7.93個百分點。從具體走勢來看1~4月分生產要素銷售價格在上年的基礎上大幅攀升56月分隨著國家採取的一系列宏觀調控措施初現成效,生產要素價格大幅上漲的勢頭初步得到遏制7~11月分鋼材等重要生產要素價格出現較大幅度的反彈,加上石油、煤炭等能源價格持續攀升,帶動生產要素價格由降轉升。如鋼材和化工產品價8月環比上2.2%5.1%,從而推動生產要素價格上0.5%0.9%2)(詳2)。
3.物價變動過程體現出結構性差異

首先城鄉和區域差別較大。20034200410月,農CPI漲幅連18個月超過城市,而且漲幅差距在拉大1~10月分城CPI3.6%,比全國平均水準0.5%,而農CPI5.1%,比全國平均水準1%。從區域來看13個糧食主產地區、資源和能源輸出大CPI漲幅高於全國平均水準,而經濟發達地區、西部欠發達地區低於中國地區的平均水準。

中國物價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生產要素價格糧食價格能源價格國際市場價格宏觀調控結構性通脹服務價格通貨膨脹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