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因應產業數位創新,台灣商業服務業未來工作技能的轉變趨勢——以智慧零售為例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因應產業數位創新,台灣商業服務業未來工作技能的轉變趨勢——以智慧零售為例

滕人傑  (2018/09/07)    《台經月刊第41卷第第9期》

現今各種新科技融入民眾消費領域,為生活帶來許多便利,這促使零售業也面臨各種科技應用與商務創新趨勢挑戰,並逐漸改變傳統零售業的經營風貌。而行之有年的電子商務經過多年演進,消費者觸及率也已達瓶頸。業者開始嘗試透過新科技的消費體驗方式,蒐集大數據資料進行消費者行為分析,將投入的客流成本發揮出最大價值。同時,實體店面也在物聯網新科技輔助下,開發出各種新商業模式與數位體驗經濟。因此,數位時代的智慧零售商業模式逐漸成型。

簡言之,智慧零售概念係透過線上線下的網實整合,消費者可以透過網站、App、實體店面、無人購物站等多元管道隨時下單。不僅僅是提供零售服務,更透過智慧化服務系統的整合及大數據優化的庫存管理,讓消費者可以有更美好、更方便的消費者體驗。

 

智慧零售之內涵與科技應用發展趨勢

有關智慧零售模式內涵可分為四大部分:(1)運用物聯網技術所開發的新商業模式與消費者管理系統,蒐集大數據後加值分析,主動挖掘消費者的行為模式與服務或商品需求細節;(2)根據行動支付及行銷工具,將消費者行為及消費模式轉化為網實整合的消費生態體系,將對消費者的情報轉化為實際營收,並強化消費忠誠度;(3)透過物聯網技術及辨識標籤的應用,整合貨物運送、倉儲管理及物流管理,達到新零售降低庫存的目標;(4)透過物聯網在實體店面及網實通路所蒐集到的大數據資訊,透過人工智慧技術之分析,持續強化顧客服務及跨通路消費者體驗服務,並優化商品營運及供應鏈管理,達到提升客戶忠誠度、線上線下消費流暢度及降低庫存的目標。

目前智慧零售國際最新趨勢發展以無人商店最為矚目,無人商店的購物流程為顧客首先開啟手機裡的應用程式,掃描後入店,顧客可以拿取架上任何商品,拿取過程中被選取的商品會自動加入該客戶的網路虛擬購物車。購物結束後不需等待排隊結帳,可直接離場,應用程式會根據離開商店時的虛擬購物車中的商品,自動結算消費金額,並從該顧客會員帳戶中扣款。

無人商店能夠提供新的顧客體驗,主要依賴店裡各角落的攝影機和感測器,與雲端運算共同完成。從顧客進入店面開始,攝影機錄下他們移動的路線,以及瀏覽商品、拿取、檢視標籤或放回商品的動作,並回傳給機器進行影像辨識。根據影像的判讀對虛擬購物車的商品做出修正。同時,貨架上的重量感測器會偵測商品重量是否產生變化,避免商品被亂放或掉包。最後顧客離開時,位於出口的感應區會啟動網路結帳程序,完成所有購物流程。

智慧零售無人商店大數據分析物聯網應用數位行銷消費行為零售科技人機互動職能升級供應鏈管理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