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正視俄遠東區對台灣之機會
吳福成 (2005/07/05) 《台經月刊第28卷第7期》
俄羅斯遠東區包括10個聯邦主體,包括薩哈共和國(即雅庫特)、濱海邊疆區、伯力邊疆區、阿穆爾州、薩哈林州、馬加丹州、堪察加州、科里亞克民族自治區、猶太自治區、科奇民族自治區等。其土地面積621.59平方公里,占全俄領土總面積的36.4%,但其GDP卻只占全俄羅斯GDP的5~6%。人口也只有670萬人(2002年人口普查),占全俄總人口的4.6%。雖然俄遠東區的經濟落後,但礦產、鑽石、黃金、石油、天然氣、錫、森林等蘊藏量則相當豐富。另外,由於俄遠東區濱太平洋有長達1萬多公里的海岸線,漁產豐富,漁業占有特殊的地位(註1)。
由於俄遠東區與北韓、中國擁有很長邊界,該區域的薩哈林州與日本、科奇民族自治區與美國阿拉斯加都只有幾海浬之隔。但俄遠東區與莫斯科則有5,700公里遙遠的距離,所以就地緣政治經濟關係角度看,俄遠東區與亞洲國家的關係遠比它與莫斯科和西部俄羅斯還來得緊密(註2)。加上俄羅斯聯邦中央因受限於財政問題,對遠東區的基礎建設需求投入甚少;因此,俄遠東區的地方政府或人民都普遍寄望於太平洋圈的國家前來投資。這種客觀條件的存在,也提供了亞太國家(包括台灣)與俄遠東區在各領域關係發展的機會和空間。
俄遠東區的政經情勢分析
客觀而言,俄遠東區在經濟產業層面早與整個俄羅斯脫鉤了,只有約10%的生產是用於俄羅斯國內,幾乎所有原物料都出口到中國、日本、南韓,甚至美國等市場。由於俄遠東區一直被作為原物料供應的基地,本身的經濟產業發展落後,加上市場規模有限,外來投資遲緩,導致居民生活水平相較歐俄區的居民低落,甚至因面臨嚴重的天然氣候條件影響,居民健康狀況普遍不佳。此一困境,已被遠東聯邦區俄羅斯總統全權代表康斯坦丁‧普里科夫斯基視為俄羅斯國家安全的社會性威脅的一個因素(註3)。
但根據遠東聯邦區俄羅斯總統全權代表處發布的資料,俄遠東區的道路、基礎建設和消費市場發展落後,法律基礎薄弱,商業犯罪程度高,行政障礙多,處處影響到外人投資。因此,俄遠東區的投資潛力偏低,僅有6.1%;投資風險也高,比歐俄地區要高出50%。在這樣一個困境下,短期內中國、韓國、日本等國是否會大量投資俄遠東區,仍然是個疑問。
而為了澈底解決俄遠東區的經濟發展問題,俄羅斯聯邦中央政府和國會已積極在推動「經濟特區」法案,首先將在經濟落後的西伯利亞和俄遠東區設置工業生產經濟特區(或稱工業園區),提供其經濟發展動力。俄羅斯聯邦經濟發展暨貿易部部長格列夫強調,自2006年1月1日開始,俄羅斯政府將進行「經濟特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並允許10~15家投資廠商先行進駐,到了2007年則全面正式運轉,屆時可能提供投資廠商更多優惠措施,以達到「築巢引鳳」目的(註4)。
俄羅斯遠東區、台俄經濟關係、地緣政治、資源優勢、經濟特區、台灣投資、亞太市場、中小企業合作、海參崴、交通基礎建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