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產業動態SNG】國際負碳技術發展概況

 

台經月刊

 

【產業動態SNG】國際負碳技術發展概況

尤晴韻.陳映蓉  (2022/01/07)    《台經月刊第45卷第1期》

  全球受到氣候變遷影響甚劇2050年達成淨零排(Net Zero Emission)已是國際減緩氣候變遷的共識,國際能源(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20215月發布2050淨零:全球能源部門路徑圖(Net Zero by 2050: A Roadmap for the Global Energy Sector)報告,針對建築、運輸、工業與電力部門分別訂定減排路徑及各階段里程碑(1),可有助於各國規劃淨零排放路徑與推動策略。

 

1 IEA 2050淨零路徑

 

 

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會(26th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COP26)20211113畫下句點197個國家代表談判後達成格拉斯哥氣候協(Glasgow Climate Pact),期至本世紀末的全球氣溫升幅應低於1.5,並要求各國需2022年年底前強2030年減排目標,加速致力於逐步減少未經溫室氣體排放處理的煤電發電,並淘汰無效率的化石燃料補貼。

此外,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2021年報告指出,負碳技(Negative Emission Technologies, NETs)相對於碳排放,是將二氧化碳從大氣中移(Carbon Dioxide Removal, CDR)過程,有助於將溫度升幅限制在1.5內。本文將介紹國際目前碳捕獲、再利用與封(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CCUS),以及由大氣中之直接碳移(CDR)技術發展概況,作為台灣導入負碳技術之參考。


碳捕獲、再利用及封存技術

國際能源署2020年發布能源技術展望報(Energy Technology Perspectives)已提出在世界邁向淨(Net-Zero)排放的道路上,除電氣化、氫能與永續生質能源之外CCUS是唯一能夠直接減少與移除關鍵部門的二氧化碳排放,以平衡無法避免的碳排放量,這也是淨零排放的關鍵目標IEA的報告亦指CCUS對於潔淨能源轉型之貢獻包含(1)處理現有能源基礎設施(如發電廠與工廠)的碳排放(2)解決水泥、鋼鐵與化學製品生產碳排放方法(3)支持具經濟效益的低碳氫生產(4)從大氣中移除無法避免或無法直接減少的二氧化碳。

碳捕獲與封存(CCUS)淨零排放碳移除技術(CDR)碳中和2050淨零目標負碳技術再生能源氫能氣候變遷碳循環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