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經瞭望】點亮天空的璀璨星光 高雄無人機展演科技
蘇瑋翔 (2023/05/05) 《台經月刊第46卷第5期》
台灣自2019年於屏東舉辦台灣燈會將無人機演出引進國內後,民眾對於無人機表演的接受度日漸升高。以永續會展的角度而言,無人機表演的出現,不僅提供民眾更新奇有趣的感官刺激,對環境的影響也遠遠小於傳統煙火。且無人機能更直觀傳達主辦方訴求,也是傳統煙火表演所無法提供的。此外,透過政府扶持,台灣亦逐步建立自己的無人機團隊,從生產到操作建立完整的產業鏈。
無人機在會展產業的應用
音樂喧騰、表演吸睛、煙火絢麗,一直是過去各類大型活動最喜愛的亮點,也能聚集大量群眾的目光。但煙火帶來高昂支出、環境汙染也一直為人詬病,實際成效與收益往往也無法有效評估。以2017年跨年活動為例,全台20個行政區,有15個縣市舉辦跨年晚會,編列公務預算總額約新台幣7,315萬元,同年度僅101跨年煙火表演預算即達4,200萬元(交通部觀光局贊助2,000萬元,中小企業集資2,200萬元),單次煙火演出預算就超過全國跨年總預算的一半,可見煙火演出對於這類大型活動的重要性且花費龐大。
隨著科技發展,會展產業不斷求新求變,運用新科技取代舊的演出模式,提供參與民眾更新的刺激。2015年Intel公司在德國漢堡首次將無人機與交響樂團演出結合,取代煙火演出,讓漢堡天空呈現不一樣的色彩(圖1)。自此無人機表演發展快速,2018年韓國平昌冬季奧運開幕式,Intel投入1,218台無人機升空,創下當時金氏世界紀錄,並透過現場即時電視轉播,達到全球超過百萬人次觀看。
Intel自2015年首次於德國漢堡機場進行無人機演出,並配合交響樂團演奏,打造全新的視聽演出後,在世界各國重要活動受邀演出。2019年屏東台灣燈會成功邀請Intel團隊操刀,各國媒體以「沒有雲霄飛車的迪士尼樂園」稱呼本次燈會。
圖1 2015年Intel團隊在德國漢堡首次進行無人飛行表演

資料來源:Preetam.choudhury (2015),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 curid=66093224。
無人機表演、綠色會展、科技創新、燈光秀、台灣燈會、環境友善、傳統煙火、產業鏈建立、地方行銷、觀光效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