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別產業篇】汽車製造業
王忠慶(作者為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分析師) (2011/04/06) 《台經月刊第34卷第4期》
日本汽車產業與我國車廠的供應鏈關係
(一)日本地區仍為全球汽車工業重鎮之一
由於日本汽車製造業在全球的重要性日增,加上日圓的升值讓日本汽車製造業者面臨龐大匯損壓力,因而加速日本汽車製造業者海外設廠的步伐,其中又以美國和中國等地區的布局最為積極。主要因為美、中為全球汽車銷售最大市場,除此之外,日本多數車廠亦於歐洲、南亞、東南亞以及中美洲設立生產基地,因此日本車廠於海外產量的比重明顯提升,而於日本境內之產量則相對下滑(圖1)。
圖1 日本車廠於日本境內生產之比重
然而日本汽車製造業者積極拓展海外生產基地時,日本地區仍是日本車廠主要生產、研發基地。日本車廠為了防止技術外流,長期於日本地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立研發中心和關鍵零件生產基地,雖然日本汽車製造業者已將多項汽車零件產品移轉至海外地區生產,但核心之關鍵零件(引擎、車軸、變速箱、底盤)仍由日本生產基地掌控、生產,為因應日本汽車產業的持續成長,日本汽車製造業者於日本地區建立完整的供應鏈體系(圖2),因此日本地區仍為全球汽車工業生產重鎮之一,尤其是日系車種關鍵零組件的主要生產基地。
圖2 日本汽車製造業者於日本地區之工廠分布圖
(二)我國車廠關鍵零組件仍向技術母廠採購
就國內汽車製造業而言,根據台灣車輛工業同業公會資料指出,2010年國內汽車共生產30.35萬輛,其中國瑞(和泰集團)、中華汽車、裕隆汽車,以及台灣本田等具有日系色彩之車廠產量比重合計高達83.83%(圖3),顯示我國汽車製造業與日本車廠的關聯程度高。歷經多年的發展,我國汽車製造業的自製率已大幅提升,而汽車零件的自給率亦明顯提高,然而關鍵零組件(引擎、底盤、變速箱)仍高度仰賴技術母廠。根據我國海關統計資料顯示(表1),2008~2010年我國自日本進口關鍵零組件比重高達七成以上,其中2010年自日本進口引擎零件、自動變速箱的金額分別達新台幣16.44億元、102.68億元;另外以裕隆汽車和中華汽車為例,依據其2010年前三季財報顯示,裕隆汽車向日產汽車進貨金額占其進貨金額比重達56.15%,而中華汽車向日本三菱商事進貨金額占其進貨金額比重更高達69.02%,顯示我國車廠在關鍵零組件方面的確高度仰賴技術母廠。
圖3 2010年國內各車廠之產量比重
表1 2008~2010年我國關鍵汽車零組件進口概況
產業動向
(一)日本汽車產業受創甚深
1.供應鏈中斷致使復工日期延後
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9.0級強烈地震並引發海嘯襲擊東部地區,由於日本東岸集中大量鋼鐵業、石化業、製造業以及核電工業等重點產業,而汽車產業在此次震災中多處生產基地遭受地震和海嘯的侵襲而中斷生產,導致汽車產業成為日本受害嚴重的產業之一,迫使主要車廠皆在第一時間暫時關閉廠房停止生產(表2)。雖然已有部分工廠開始量產,但因供應鍵的中斷迫使許多日本汽車大廠多次延後復工日期。
日本震災、汽車供應鏈、零組件短缺、日系車廠、關鍵零組件、JIT管理、汽車產業影響、國內車廠、供應鏈復原、搶購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