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亞洲政經瞭望】東協國家因應全球景氣波動之經濟振興對策——兼論台灣因應方案

 

台經月刊

 

【亞洲政經瞭望】東協國家因應全球景氣波動之經濟振興對策——兼論台灣因應方案

吳家豪  (2016/02/20)    《台經月刊第39卷第2期》

   綜觀全球經濟成長趨勢,主要成長動能來源已從歐美地區逐漸轉移到亞洲地區,尤其是東協國家的高度經濟成長表現更是受到矚目。但是,2008年以來全球陸續發生金融風暴、先進國家債務問題、歐美市場需求疲弱、希臘脫歐危機、石油價格下跌、主要國家貨幣政策走向等重大事件,不僅造成全球經濟成長牛步,亦導致以出口導向為主的東協國家經濟成長不如預期,IMF (2015)2015年全球經濟成長約3.1%,低20143.4%1);再加上東協國家普遍存在政治風險、行政效率不彰、財政與產業結構仍待改革、高通膨等經濟成長隱憂,均促使東協國家相繼推出經濟振興對策,期以刺激經濟成長。

 

1  東協各國經濟成長率經濟表現及預測
 

   因此,本文針對新加坡、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等近年經濟表現不若其他東協會員亮眼的國家,論述其因應近來全球經濟成長放緩的經濟振興對策,同時比對台灣因應方案,以瞭解同為出口導向國家之間做法的異同。

 

東協國家因應全球景氣波動經濟振興對策
(一)新加坡:提升勞動生產力

   鑒於全球經濟局勢變遷迅速、區域經濟整合發展、人口結構改變等趨勢下,新加坡政府認為必須建立更多元化的經濟策略,並朝更高生產力、技能及創新能力的發展方向邁進,以因應瞬息萬變的經濟環境,故擬定新加坡未來的經濟發展策略與產業結構調整將從「增加價值」轉型為「創造價值」。在此前提環境下,除了持續鼓勵中小企業發展及協助更多具潛力企業拓展海外市場之外,新加坡政府仍然強調人力資源對於國家發展的重要性,期盼提升人才生產力,以強化新加坡國家競爭力,其重點政策內容如下:

1.推動未來技能計(Skills Future)

   協助企業與教育機構建立培訓合作關係,培育新興產業之人才與專業技能,以強化和鞏固新加坡作為亞洲先進製造業中心的競爭力和地位。

2.推動經濟領域人力計(Sectoral Manpower Scheme)

   執行航太、海事、化學、物流、電子、生物製藥、精密工程等25項領域的未來技能發展計畫。

3.推動未來技能領袖培育計(Skills Future Leadership Development Initiative)

   協助企業經由工作輪調或到海外工作,以培養有潛力的新加坡職員成為企業領導人。

4.成立未來技能委員會

   協助企業和教育機構攜手推動下一輪人力資源發展所需技能,以確保每個新加坡國民之技能皆能夠在職場上獲得發展機會。

   此外,在產業發展方面,新加坡政府協助企業進行創新研發(如新加坡國家研究基金增資新加坡幣十億元資助研發活動),並優先推動先進製造技術、生物醫藥、數位科技及城市方案之科技研發,以推動新加坡下階段發展;同時,亦藉由提高新創企業融資上限及分擔企業風險,來增加對企業融資力度,以及提升中小企業國際化(如國際企業發展局對企業津貼補助比重自50%提升70%等)。

東協經濟全球景氣政府支出產業轉型基礎建設人才培育出口市場投資促進台灣對策數位經濟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