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寵物產業公私協力發展成功經驗——以日本為例
郭亭萱 (2024/10/14) 《台經月刊第47卷第10期》
為防止動物遭虐待、宣導保護動物及防止動物對人類造成危害,並強化地方政府收容義務,1973年日本制定《動物保護暨管理法》,但缺乏具體規則及處罰;直到1999年修訂為《動物愛護暨管理法》後,才開始規範動物經營業。本研究分析日本三大寵物協會,從動物經營管理到寵物食品的製造、標示、銷售,與公部門密切合作,舉辦研討會協助業者瞭解法規,並自主制定優於法規的管理機制,實踐動物福祉並強化食品安全,推動產業的正向發展。
日本人口與飼養犬貓頭數約為台灣五倍,寵物產業發展成熟,同時日本為世界第一個制定寵物食品專法之國家,並早在1973年即制定《動物保護暨管理法》(動物の保護及び管理に関する法律),除突顯其政府對於動物福祉及寵物產業之重視外,在法規實施及產業優化之實務面上,其公私部門的合作更是提升其產業優質發展的利器,是亞洲地區寵物產業發展值得台灣觀摩的國家。一般社團法人全國寵物協會(一般社団法人全国ペット協会, Zenkoku Pet Kyokai)、一般社團法人寵物食品協會(一般社団法人ペットフード協会, Japan Pet Food Association)以及寵物食品公平交易協議會(ペットフード公正取引協議会, Japan Pet Food Fair Trade Association)為日本三大寵物產業協會,長年和公部門合作,業界制定相關自主管理規範,並經公部門認可後執行,兼顧動物福利與產業良性競爭,引導寵物產業永續並正向發展。本文研析三大寵物產業協會之公私協力發展現況,期望汲取日本產業公私協力發展經驗,促使國內產業環境正向發展。
寵物產業、公私協力、動物福祉、食品安全、管理法規、日本案例、產業自律、飼主教育、永續發展、協會合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