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建生專欄】政府的職責(上)
施建生 (2009/08/05) 《台經月刊第32卷第8期》
亞當.斯密(Adam Smith)於「國富論」(Wealth of Nations,簡稱WN)中討論重商主義的思想體系以後,就下了這樣一個結論:
「一旦所有偏袒的和約制的措施被解除以後,一種明顯而簡單的天賦自由體制就自然而然地樹立起來。每個人只要不違反公平的法律就可完全自由按照自己的方法去追求他自己的利益,可將他的勤勞與資本去與其他任何人的任何階級的從事競爭。君主完全解除了一種職責,要想肩負這種職責,他常會遇到許多迷惑,要想恰當地去肩負這種職責,人類還沒有足夠的智慧與知識。這種職責就是監督私人的勤勞,並指導它邁向最符合社會利益的就業。」(WN, p.687)
由此可見,他對於個人之天賦自由的維護是非常重視的,因而一般都認為他對重商主義的批評就是對於自由放任經濟之主張的支持。但是,這不是說在他的意想中政府對於社會經濟的發展就可完全置身事外。他接著就這樣說:
「依據天賦自由的體系,君主只有三項須肩負的職責。這三項職責的確非常重要,但對於一般具有理解力的人是明白而易懂的:第一項職責是保護社會不受其他獨立的社會之暴力迫害與侵犯。第二項職責是盡可能保護社會中每個份子都不受任何其他份子的無理干擾或壓迫,也就是要建立一個嚴正的司法行政。第三項職責是要建立並維護某些公共設施與某些公共機構。這些永不是為任何個人或少數人的利益而設立與維護的,因為其所獲得的利潤永遠無法償還任何個人或少數人所花費的成本,雖然其付給整個社會的利益可能需要其所花的費用多得多。」(WN, p.687~688)現在就讓我們將之分別加以敘述。
一、國防的建立
斯密認為國防的建立是政府的第一項職責,而政府如何踐行這項職責則隨著人類社會的演進而變動。在早年狩獵與遊牧時期是沒有政府組織的,每個獵人都為保護自己而準備戰爭。當整個部落遭遇到侵犯時,每人都會奮起應戰。在遊牧時期作戰的武術是一種大家經常從事的娛樂,平常都有糧食的準備,所以當戰爭爆發時就不需君主負擔任何物資而即可應對。在農業時期,作戰技藝仍是一種民間娛樂的活動,每個戰士都可從自己田園中的成果維持他的生計,只有假若戰爭發生在耕耘或收穫的時候,這些戰士已喪失了他在田園中勞作的時間而有待他人支援。其餘的時期只要他們已下了種子,其主要的工作都是大自然為他們做了。(WN, pp.694~695)
因此,在人類社會演進的前三個時期,君主的戰費負擔可以完全沒有,或者說不是很多。這種負擔一直到商業時期的早年還是很稀微,因為商業初期的軍事組織是由前期所遺留下來的,所採的是國民兵制(militia)。在這種制度之下,「軍人並不是一種分列的獨立的行業,不是某類公民之單一的或主要的職業。」(WN, pp.696~697)每個士兵都有自己的生產性的職業,只有當被徵召要參加戰爭時方需要公共支援。所以君主的負擔只限於當發生這種緊急事故之時。
但是,隨著商業社會之生產技術的進步,這種國民兵制就遭遇破壞。這是因為戰爭技術也隨著進步了,同時一般人對於這種進步也忽略了。斯密就曾這樣描述:「一個牧羊人有許多空暇的時間,一個農民在農業技術粗陋的時候也有一些空暇的時間,一個技工或製造業者就完全沒有空暇的時間了。第一種人可以在完全沒有損失的情況下運用許多時間於武藝的練習,第二種人可以運用一部分時間於這方面,但最後一種人就不能運用一小時於這方面而不致產生任何的損失。這樣他為照顧自己的利益,就自然而然地會完全不從事這方面的練習。……除非國家為公共民務採取新的措施,人民的自然習慣就使他們完全喪失保護他們自己的能力。」(WN, pp.697~698)
亞當斯密、國富論、常備軍、司法獨立、公民政府、國防制度、公共財、行政權、自由體制、國家職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