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陳博志論壇】梁國樹、魏徵、決策內控機制

 

台經月刊

 

【陳博志論壇】梁國樹、魏徵、決策內控機制

陳博志(台灣大學經濟系名譽教授‧台灣經濟研究院顧問)  (2015/12/20)    《台經月刊第38卷第12期》

本文係由筆者於2015年9月26日在台大舉辦之梁國樹教授逝世20週年紀念會中的講詞增修而成。

梁國樹教授逝世已20年,但他在教學、研究和政策上的貢獻,仍非常令台灣經濟學界和經濟政策相關人士懷念。在這些貢獻之外,他領導經濟顧問小組對前總統李登輝提出各種經濟政策建言的意義卻較少為人知。當時外界雖知道梁教授是李前總統的好友、研究夥伴以及顧問,但對顧問小組的實際運作方式和功能卻不太瞭解。事後來看,該顧問小組最重要的功能應該是在政府內部對各項政策做檢視和改善建議,以避免政策方向或方法的錯誤。用現代的話來說這是決策機能的內控機制,用古代的歷史來看就是魏徵和御史大夫。這樣的機制在梁教授的領導下,不只是提出不同建議讓主政者參考,也可使執政團隊在決策時更為謹慎。

經濟政策常面對有利有弊的或見仁見智的問題,必須做多方面的考量。而經濟體系內複雜相互關聯,也常使某部門之政策的影響外溢到其他部門,因此分由各政府部門進行的決策雖各有其專業,但也難免有相互不一致或衝突的效果。各部門對其本身任務的重視或本位主義,更可能使某些決策相互矛盾甚至違背國家和政府整體的大方向。這些問題若由各部門自我檢討或因應外界的批評而檢討,有可能因為球員兼裁判而虛應故事。有些由執政團隊進行的內部檢討,也為了整體團隊的形象乃至利益而隱惡揚善。

最高執政者理當監督各部門的決策做必要的調整,但龐雜的經濟政策卻常非最高執政者一人的時間和能力所能完全瞭解與掌握,最高執政者本身有時候甚至就是不當政策的推動者。民意和輿論也有監督功能,但對那些作用較為間接、複雜或者長期之後才會出現的政策,民意和輿論常不易瞭解或注意問題之所在,而且等民意甚至選票開始批評時,部分不當政策的傷害已經發生。因此,獨立於執政團隊之外而專司客觀檢討監督決策的機制,應有其價值。美國總統的經濟顧問委員會也有這種任務。

李前總統擔任總統之後,由梁教授所領導的經濟顧問小組成員多為李前總統和梁教授的門生弟子,所以顧問小組基本上是以和執政者相同的目標理念在檢討各項政策,其間雖然曾對一些政策有強烈的批評,但目標還是要改善政策和執政成效,而不是要鬥垮什麼對手。因此由已出版的「梁國樹財經政策建言集」可看見,所有的建議都是對事不對人,不批評個別官員,而且不會只是批評政策不好,更會詳細以學理或實際資料說明政策不當的原因,並提出具體改善的建議。這是一種忠誠的批評和建議者。

梁國樹經濟顧問小組政策內控忠誠建言李登輝經濟政策學者參政行政監督財經建議政策改革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