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掌握前瞻趨勢,推進服務未來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掌握前瞻趨勢,推進服務未來

黃羽慈  (2024/05/10)    《台經月刊第47卷第5期》

疫情改變生活、工作的形態,促使消費的習慣由線下轉線上,商業服務業模式變革推動零接觸經濟興起,加速了科技的應用,儘管疫情漸退,但新常態已根植。而全球環境變遷、通膨、淨零排放、新興技術成長影響商業服務業,如AI應用、物流淨零與效率平衡等,新創企業注重消費型零售,未來零售趨勢也將持續優化線上線下整合,物流業更聚焦最後一哩路與逆物流,而餐飲科技則導入強化虛實整合,挖掘用餐體驗,提升服務價值。

 

近年來受科技日新月異帶動創新應用的多元發展,以及商業服務業發展以顧客需求導向為核心之世代下,消費者對企業提供之服務需求,更加重視多元化與客製化,同時講求高品質、高效率及高便利性等特點,驅使企業藉由持續打造新型態的服務模式,以迎合消費者之需求,帶動新興商業服務模式不斷推陳出新。

尤其2019年全球爆發COVID-19疫情後,因應疫情的諸多限制,民眾調整過去的消費習慣與生活型態,進入「新常態」(New Normal)階段,全球的消費行為與偏好改變下,也衍生出許多不同的新商機。然而,伴隨疫情進入尾聲,跨國旅遊及線下消費等活動重啟,民眾生活回復從前,疫情下所衍生的新興服務模式將會如何轉變。

 

消費行為改變、新興科技引領產業轉型,推升零接觸經濟和疫後新常態商業趨勢。在全球物價飆漲、淨零永續發展日益重要的背景下,生成式AI應用崛起,提供更個人化的內容和優化服務體驗。

 

疫後「新常態」下的新趨勢

2020年一場籠罩全球的疫情,打破世界各地民眾過去所熟悉的生活與工作型態,而過去高度仰賴實體活動的商業服務業,亦面臨莫大危機。隨各國政府為延緩疫情的快速擴散,陸續祭出封城管制等相關措施,人流、物流等皆受到限制,許多線下活動不得不快速轉向線上,迎合民眾工作、生活與消費型態的改變,「零接觸經濟」趨勢逐漸發酵成最大商機,疫情亦催化業者導入新興科技與數位工具的應用,在拉力與推力下,加快商業服務業的轉型腳步。

(一)消費行為改變推升零接觸經濟商機

伴隨疫情變得更為嚴峻,民眾為降低染疫風險,減少人與人的接觸已成全球共識,居家隔離、遠距工作等宅居活動,利用網際網路與行動裝置作為主要媒介進行交流,成為人們的新生活態樣,從過去在不同場域所進行的活動,幾乎全數移轉至家中進行。伴隨疫情下民眾消費習慣與行為的轉變,零接觸經濟商機幾乎取代了實體活動,成為商業服務業因應疫情的主要發展趨勢,塑造民眾必須適應線上、虛擬的消費環境,催化全球電商平台規模的快速拓展。

根據經濟部統計處資料顯示,疫後消費模式的轉變,促使零售業以網路為銷售通路的營收快速成長,2020~2022年之平均成長率高達19.7%,至於實體店面銷售則受疫情影響,民眾於實體店面消費需求下滑,同期間之平均成長率則僅2.0%。此外,在餐飲業方面,則受疫情期間帶動下,餐飲業提供宅配與外送服務家數占比,由疫情前的43.3%20194月),攀升至疫情後的64.6%20225月),由上皆顯示出民眾對於零接觸需求的快速成長,及消費行為之改變。

零接觸經濟數位轉型商業服務業新興科技消費行為改變物流最後一哩路生成式AI零售虛實整合疫情影響服務創新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