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陳博志論壇】抵制不公平貿易對手並非殺死全球化

 

台經月刊

 

【陳博志論壇】抵制不公平貿易對手並非殺死全球化

陳博志(台灣大學經濟系名譽教授.台灣經濟研究院顧問)  (2023/06/05)    《台經月刊第46卷第6期》

用簡化數字例思考全球化的生死

由於中國採用政府巨額補貼以及盜用外國智慧財產等不公平手段來搶奪市場,美國和其盟國乃對中國實施一些貿易制裁,希望中國能夠放棄這些不公平的手段。但很多人不瞭解其中的利弊和道理,只指責美國採取保護主義而不指責中國的不公平手段(陳博志,2017,2018,2019)。也有很多人認為美國和其盟國的做法,將會大幅提高產品成本並傷害全球效率(陳博志,2023)。有人甚至說全球化已死,好像世界經濟就要倒退。本文用一個簡化的虛擬數字例,來說明幾種實際可能情況的利弊,以助大家瞭解真正的道理及可能較適當的做法。虛擬的數字例不能用來證明什麼結論,但卻可讓我們比用文字更清楚去思考各種可能性,必要時它也可以改變一些假設以更符合實況或我們的想像。本文除了用它來思考生產和貿易全球化問題,也是要介紹這種分析的方式。


貿易全球化的理想要各產品由成本最低的國家生產

假設全球有A、B、C三個國家,而某產品的生產鏈分成I、II、III三段,則理想的全球生產和貿易分工應是三段生產鏈分別在成本最低或效率最高的國家生產,以使由全球立場來看的效率最高而成本最低。假設附圖九宮格中各格的數字為各種生產鏈分別在各國進行的單位成本,則全球最有效率的生產分工方法是ABC分別負責I II III的生產,產品單位成本為30(狀況一)。沒有其他分工方法可以得到更低的成本或更高的效率,這也是真正自由貿易或全球化所能達到的結果。

 

 

 


附圖   各國在各段生產鏈之成本或價格

 


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2023)。

全球化自由貿易不公平政策貿易制裁貿易全球化經濟效率產業分工貿易抵制國際合作經濟紛爭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