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整體經濟篇】全球經濟:日本震災與全球經濟

 

台經月刊

 

【整體經濟篇】全球經濟:日本震災與全球經濟

陳 淼(作者為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  (2011/04/06)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34卷第4期》

全球經濟無再度衰退之虞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占全球經濟規模8.7%1),是全球資訊及汽車業的生產重鎮311強震造成日本東北地區沿岸基礎設施嚴重受創,所引發的大海嘯更重創日本東北地區,同時也對日本東京及其他地區的生產、電力、通訊及交通造成影響,但由於日本地震及海嘯所引發的災害及損失仍在持續發生,受災情況亦仍在調查之中,現有數據仍不足以評估地震導致的經濟損失,經濟學家多認為本次日本震災在短期內將對全球經濟造成衝擊,但不會引發全球經濟的再度衰退。

50年來全球重大天災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包2008年四川大地震2004年東南亞地震與海嘯,以1986年烏克蘭車諾比核電廠事故,事件的影響多集中在社會成本的增加,以及無價的寶貴生命;然就全球經濟的成長動能而言,影響微乎其微(1)。

 

1  重大天災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據英Consensus Economics 每月對全700位主要經濟學家所作的調查顯示,日本震災2011年全年的經濟影響非常有限(附表),其中,東北亞(中國、韓國及台灣等)短期內更可能因關鍵零組件的轉單受惠,上修經濟表現;日本則因震災打擊生產與消費,在短期內對日本經濟活動造成極大的負面衝擊,但可望1~2季之內,重建開始後出V型反彈,因此震災對全年影響有限。

歸納主要影2011年全球經濟因素,主要仍為歐洲債信威脅尚未完全消除,以及原物料價格和中東與北非地緣政治的衝突。

 

  2011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測比較

 

日本減產可能衍生貿易替代效果

對全球經濟而言,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日本因內震災短期內需減弱、抑制進口,可能不利全球貿易。但由於日本經濟開放程度不如其他已開放國家,進口總額只占全年生產總額的一成(2),約占全4%,儘管災後重建將可帶動其他國家出口及原物料需求,但對全GDP的貢獻仍有待觀察。就產業面觀察,日本工業掌握著全球最上游的產品和核心技術,日本生產的重要原料及零組件若無法在短時間內恢復輸出,將可能衝擊到全球相關產業的供應鏈。

受震災波及的東北區域是日本製造業重鎮之一,以精密製造、微電子和汽車上游工業為主,由於被迫停產,短期影響最大的產業包括資訊產業、汽車產業以及消費電子產品。然而,日本的減產卻可能衍生貿易替代效果,可能有助於產業鏈上、下游國家的工業整合與發展,影響有限。


全球風險資產價格大跌

在金融保險業部分,由於日本無法在第一時間有效管控受損的核能設備,引發輻射外洩風險,導致資金流向避險天堂,全球風險資產價格大跌,同時,投機資金趁日本保險公司為因應索賠及災後重建的資金需求,以及企業調度海外資產時買進日元,導致資金回流日本,推升日元匯率,使日元暴漲,直到318G7央行聯手干預匯市才相對回穩(2)。據世界銀行推估(3),全球保險業及再保險業將為日本震災給付140~330億美元的理賠。日本大震造成當地企業停工、煉油廠關閉,需求降低連帶使得原物料價格大幅滑落,影響商品貨幣,加幣、澳幣、紐幣走勢;在日本災後重建開始後,需大量煤、鋼鐵等原物料,可望激勵商品貨幣需求,長期盤勢看好。

全球經濟日本震災供應鏈中斷貿易替代日圓升值股市震盪能源危機金融市場通膨風險災後重建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