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全球線上安全治理趨勢與英國《線上安全法》實施現況研析
江翊柔(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助理) (2025/07/09) 《台經月刊第48卷第7期》
面對日益複雜的線上風險,全球各國紛紛推動線上安全立法與國際合作,強化對平台業者的規範與用戶權益保障。2023年英國通過的《線上安全法》尤具代表性,不僅完善兒少保護機制,更導入系統性風險評估與年齡驗證等設計,並由Ofcom提出具體執行指引,成為當前重要的立法參考。我國可借鑑其經驗,強化跨部會協作與國際參與,並分階段制定行為守則、輔導業者落實自評與分級管理,進一步建構完善的線上安全治理架構。
隨著數位科技快速發展,網路平台與社群媒體已融入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同時也帶來不實資訊、非法內容、兒少網路性剝削、線上詐騙等風險與危害,挑戰著各國現有的監理規範與法律架構。面對日益複雜的線上風險,全球多國已逐步建立跨國協作機制,並推動線上安全立法,以強化對平台業者的監管與用戶保護。本文將概述當前國際線上安全治理的趨勢,並以英國《線上安全法》(Online Safety Act 2023)為研析對象,探討其規範要點與實施現況。
全球線上安全治理趨勢
2022年全球多個監理機關與政策實務機構共同成立「全球線上安全管制者網絡」(Global Online Safety Regulators Network, GOSRN),旨在促進跨法域監理的一致性,落實尊重基本權利的線上安全規範。該組織共有九個正式會員,包含英國通訊管理局(Office of Communication, Ofcom)、澳洲網路安全專員(eSafety Commissioner)、法國視聽暨數位通訊監管總署(Le régulateur de la communication audiovisuelle et numérique, ARCOM)、愛爾蘭媒體委員會(Coimisiún na Meán)、荷蘭線上恐怖主義與兒童色情內容監管局(Autoriteit Terroristische Content en Kinderpornografisch Materiaal, ATKM)、斯洛伐克媒體服務委員會(Council for Media Services)、韓國通訊傳播委員會(Korea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KCC)、斐濟線上安全委員會(Fiji Online Safety Commission)及南非電影出版委員會(Film and Publication Board)。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與其他17個國際機構則被列為觀察員。
線上安全法、兒童保護、年齡驗證、平台責任、Ofcom監管、GOSRN、非法內容、分級管理、數位治理、行為守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