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產業動態SNG】創新科技商業化的方法——PChome個案與精實創業概念

 

台經月刊

 

【產業動態SNG】創新科技商業化的方法——PChome個案與精實創業概念

何文楨、林金榮、項維欣  (2013/09/06)    《台經月刊第36卷第9期》

   1995年網路開始發展,造成全球科技業的震撼,因是全新的技術,所以當時人們並不清楚如何利用此科技來增進人類福祉。那個年代不論計畫是否有合理的獲利模式,在美國矽谷或是台灣投資界只要有一本與網路有關的投資計畫書,一定可以集資到一大筆資金。

   1995Nescape公開上市1996YahooAmazon上市,當時資本市場給網路公司不合理的PE ration(俗稱的本夢比)直接鼓勵了網路公司的創新,這些新創的網路公司在不計成不顧營收的情況下,推出許多應用,五花八門、無奇不有,如網路賣保險、網路賣車、交友等。在這波網路浪潮中,大部分的網路公司都淹沒在歷史洪流,只有少部分站起來。為何這些公司能存活下來?

   PChome24h購物」2007年只花40週,單月營收就從新台100多萬衝到破億,從商2,000種、平均單日營業額48,000元急速成長到商品數20,000種、平均單日營業額385萬元,規模快速成長80倍。即使競爭對手雅虎奇摩後來也24小時到貨服務2011PChome24h購物的服務效率(到貨率99.99%)拉出了自己與第二名的距離,奪得金牌服務大賞。所有的關鍵都24h購物,究24h購物是如何辦到的?其服務又是怎麼來的?

   根據研究發現,PChome成功的主要關鍵因素是把創新轉變成獲利的流程。美國創業作Eric Rise在其著作「精實創業(The Lean Startup)中提出如何透過「小實驗」一步一步往大事業邁進,其作法確切可以說PChome的成功模式PChome的成功關鍵因素就是透過小規模的實驗來快速測試其策略作法是否能創造營收,藉由一次又一次的試驗找出並累積可以增加營收的原因,然後再累積一次又一次產品的小成功,最後達到公司當初設定的願景,以下透過精實創業的概念來解PChome成功的關鍵因素。

 

公司因有願景而開始

   精實創業一開始就提出一個概念圖(附圖右半),圖中由下而上提到「願景」、「策略」、「產品」。公司在設下願景後如何透過策略與產品銷售來達到願景,策略內容包括了:(1)商業模式(2)產品指南(3)對合作夥伴的看法(4)對競爭者的看法(5)目標客戶。產品透過策略的運用而逐漸增加銷售額,因營收與資源的增加再回過頭來強化其策略的應用,透過產品與策略的相互不斷影響下讓公司成長,最終達到願景。

   一般策略相關的書都會提到這觀念,但問題是怎麼做?如何做才可以最省時與最省資源?

   藉由「構想學習」流程(附圖左半),說明如何透過快速完成一次又一次的小規模實驗來測試假設,藉以找出消費者願意付錢的原因,進而強化產品誘因達到增加營收實現願景的目標。

   在網路泡沫的年代,每個新創的網路公司都替自己設下一個宏大的願景,例如:某某區的網路第一品牌,但卻不說明如何達到。原因很簡單,因不知如何說明。雖然當時網路是一個顯學,但當時的「網路」充其量也只是一種產品及提供人們上網瀏覽的通訊技術。消費者想要什麼?消費者願意付錢的產品是什麼?如何把技術轉變為消費者願意付錢的產品?這些問題在當時對大部分的網路公司都是無解。所以幾年下來,資金燒盡、黃粱一夢,成功者幾稀矣!當時公司只有在資金燒盡前找到對的產品並成功銷售出去,公司才有存活的機會。

   PChome之前身為電腦家庭集(PChome Publication)的網路事業部,係國內頗具規模的電腦資訊雜誌集團。本文認為創辦人可能在網路泡沫的氛圍(因資金太容易獲得)及資本市場大力吹捧的激勵下,19977月成立了網路家庭國際資訊股份有限公司PChome Online Inc.,以下簡稱PChome」),願景是希望成為「台灣最佳綜合網路服務商」之標竿地位。成立之初經營者應該很不確定要如何做才能讓公司往願景邁進,所以1998年推出入口網站服務2000年線上購物2004年電信服務,目的也是想找出一個讓公司可以往前邁進的事業。還PChome透過一連串的小實驗找出可以讓公司成長的策略與產品,使公司往願景方向邁進。

   如何透過小實驗達到大成功呢?精實創業提出了作法(附圖左半),循環機制是精實創業的核心,說明如何透過構想學習等六個步驟找出可以支撐公司永續發展的產品或服務。

精實創業創新商業化PChome成功模式小規模試驗24h購物電子商務策略技術應用市場化網路產業發展創業流程最佳化政府創新政策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