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社論】政府與產業應儘速合作減碳

 

台經月刊

 

【社論】政府與產業應儘速合作減碳

台經院  (2021/02/05)    《台經月刊第44卷第2期》

   根據聯合國世界氣象組(WMO)20201123發布的溫室氣體公報2020年第一季各國為了遏止新冠肺炎疫(COVID-19)大流行而實施封鎖措施,使得溫室氣體排放明顯減少,但是第二季陸續解封,各種經濟活動報復性的成長,使得二氧化碳濃度急劇升高20205月的平均二氧化碳濃度417.2PPM,已超過歷年最高紀2019414.8PPM,這也讓地球二氧化碳的濃度達到過300年的最高點2020年可望成為史上最熱的一年。疫情前即存在的氣候變(Climate Change)狀態,並未因疫情出現而消失,卻可能被忽視,加重成為更嚴重的氣候緊急狀(Climate Emergency)

事實上,氣候變遷的衝擊2015年巴黎協定簽訂後愈發明顯,國際上從澳洲、美國加州的森林大火,宏都拉斯、瓜地馬拉的強烈颶風侵襲,而北極冰層也因暖化有巨大的崩裂。台2020年氣候異常的情況也是非常嚴重,台北市在724當天高溫達到攝39.7度,創124年來台北氣象站的最高溫紀錄,而且連17天高溫超36度,年平均溫度創歷史新高。20201212聯合國祕書長古特雷斯在巴黎協定五週年視訊會議上呼籲各國宣布進入氣候緊急狀態,積極採取各項減碳措施。截202012月已33國家1,800個地方政府(台灣目前有新北市及台東市)宣告已進入氣候緊急狀態,同時共125個國家提2050年淨零排放之目標。

全球各國COVID-19疫情當中,面臨經濟振興與氣候變遷的雙重挑戰,主要國家的政治領袖紛紛提出綠色新(Green New Deal)宣示,力抗氣候變遷,並推動經濟永續發展。譬如:新任美國總統拜(Joe Biden)承諾2035年讓美國不再使用燃煤發電2050年成100%採用再生能源的經濟體;歐盟也宣布歐洲綠色協(EU Green Deal)2050年實現氣候中(Climate Neutral)溫室氣體排放為零的經濟體;日本首相菅義(Yoshihide Suga)承諾2050年達到碳中(Carbon Neutral)溫室氣體淨零排(Net Zero)。亞洲四小龍的韓國、新加坡和香港亦宣布2050年之前達到溫室氣體零排放。台灣也訂定溫室氣體減量長期目標,第一2020年較基準2005267CO2當量減2%,第二20252005年減10%2030年減20%2050年減50%

相對已宣布綠色新政的主要國家而言,台灣減碳的目標略顯保守,即便這種偏低的減量目標,在實際的執行上仍然是極為困難。台灣的溫室氣體排放當中,製造部門超50%,住商部門占20%,能源部門占12%,這三大部門的減量陷入停滯。為了加速推動溫室氣體減量工作,環保署準備2015年公布實施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進行修法,明確訂定各部會的權責,並參考國際碳定價相關做法,納入汙染者付費機制,搭配補助或獎勵減量作為經濟誘因,增加減碳。不過修法過程仍需長期協調,政府各部門尚未能達成減量共識。政府高階領導人經常宣布偉大的長期施政目標2050年後零排放的綠色經濟成長即將來到,短期的減量目標卻棄之不顧,反而推升了全球氣候進入緊急狀態。

相對政府部門修訂《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的曠日廢時,企業部門主動性節能減碳反而出現令人耳目一新的作為。每年年底各家企業提交年度績效報告給投資人,績效的評估基本上採取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原(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ESG)ESG原則強調一反過往企業僅就財務表現進行評估,也應將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等因素納入投資決策或企業經營之考量。以國際知ESG指數美國道瓊永續指(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ex, DJSI)為例,道瓊工業指數涵蓋全3,400家企業,60個產業分類中,排選各產業永續發展得分最高的10%公司,作為道瓊永續指數的成分股,國ESG指數類似的做法如摩根史坦ESG(MSCI ESG Index)FTSE ESG Index等。

2020年入DJSI世界或新興市場指數的台灣企業在半導體及設備、銀行、保險、食品與日用零售、電子設備與零組件等十項產業分類中,總計26家企業,2019年增加三家。其中,日月光、台達電及統一超商又分別入選為產業領導廠商。這些入DJSI的公司皆具有相同特色,那就是積極節能減碳、擴展綠色供應鏈及積極使用再生能源。以日月光公司為例2019年再生能源電力總使用量較上年增29%,全球已有七個廠100%使用再生能源電力。國際上知名企業宣100%使用再生能源的家數逐年增加,GoogleFacebookAppleMicrosoftSonyNike260家,台灣則有台積電、大江生醫、科毅研發、歐萊德及葡萄王、菁工業等六家公司加入再生能源使用倡議組(RE100)會員。

這種由企業先發出「我們承諾購買再生能源」的信號,繼而政府推動再生能源市場機制,又再帶動企業信心,投入更多行動,形成綠電供應正向循環,吸引更多企業加入。以蘋果公司為例,其要求旗下供應鏈廠商承諾為蘋果產品使100%再生能源的生產,台灣有包括台積電、日月光、鴻海14家供應鏈公司,其中台積電20207月已承2030年以前達成非生產廠100%使用再生能源,生產廠25%用電量使用再生能源2050100%使用再生能源2020年年底之前台積電已購置1.2GW的再生能源購電契約,以50多萬張台灣再生能源憑(TREC)。台灣再生能源憑證已獲得國際環境資料揭露申報系(CDP)、美國電子產品環境影響評估工(EPEAT)RE100可。購TREC有助於台灣企業提ESG指標的競爭力,增進企業使用再生能源於永續投資之價值,接軌國際綠色供應鏈。

合而言,為減緩地球暖化,改善氣候緊急狀態,各國政府皆應積極採取各項減碳措施,截2020年年底已125個國家提2050年淨零排放之目標。不過政治領導人經常宣布長期施政口號,短期卻難有實際作為。民間部門為達到年度績效表現,強調ESG的重要性,反而在節能減碳的實際作為上提供了巨大的貢獻。這種由領導企業主動承諾使用再生能源的信號,不僅傳達給政府部門,也要求其供應鏈廠商積極配合,政府部門因而強化再生能源市場機制,鼓勵更多的企業加入購置再生能源,ESG優良的企業也獲得市場的優質評價,形成綠電供應的正向循環,吸引更多廠商加入環境友善的行列。這種由民間主動性發起而政府配合的改善地球環境作為,已漸成國際趨勢也獲得國際市場正面評價,因此政府及企業應掌握契機,共同為建構永續環境而努力。

減碳政策氣候變遷碳中和溫室氣體再生能源綠色供應鏈ESG指標企業永續RE100台積電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