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菲律賓:成長中的醫材市場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菲律賓:成長中的醫材市場

王彥章  (2020/08/07)    《台經月刊第43卷第8期》

近年來隨著菲律賓經濟發展,人均所得增加,醫療支出比例亦逐年上漲2002~2017年菲律賓人均醫療支出27.3美元漲132.9美元,在東協十國中排名第五。另一方面,近年政府推動倡議,挹注國家經費在醫療支出 改善菲律賓公立醫院硬體設備及完善各區域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經濟成長與政府政策支持,成為菲律賓醫材市場成長的兩大動力。
 

菲律賓國內醫材市場概況

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菲律2017年人均醫療支出成長132.9美元,相2012112.9美元成長14.6%。在東協十國中,菲律賓人均醫療支出排名第五,落後菲律賓者包含越122.8美元、印111.6美元、柬埔77.7美元、寮55.2美元、緬2.1美元。從市場角度來看,菲律賓為東協人口第二大國,加上近年來菲國政府持續增加國民健康保險的預算支出,增加國民使用醫療系統資源的能力及意願,連帶增加周邊醫療器材、耗材的需求。以下分別從「政府政策」與「人民支付能力」說明菲國醫材市場前景。
 

(一)政府政策支持

1.政府醫療支出逐年增加

菲律賓20162017年用於國民健康的經費占該GDP總額4.5~5%之間(1)。總支出主要分為兩大項目:「經常性醫療支出」、「醫療資本形成支出」,前者通常95%以上,指藥品補貼、醫療耗材採購等;後者指醫院建造、大型器材設備建置等。其中50%以上的經常性醫療支出為補貼藥品的自付額。
 

1  菲律賓國民醫療經費支出
 

2.菲國醫療資源分配不均

菲律賓醫療系統有兩大不均,公營醫院與私營醫院之間、國內各區域間資源分配不均。菲律賓的醫療系統分為公營、私營兩者,全國1,224家醫院65%為私營醫院,照顧菲30%左右的國民;其35%的醫院照顧多數菲國國民,然而公營醫院不論硬體或者經費都較私營少得多。
 

3.推動「健康議2016~2022」,增加醫療人力與資源

菲律賓近期推動的國民健康政策為「健康議2016~2022(Philippine Health Agenda 2016~2022),其目的為提升醫療系統的品質,改善國民使用醫療資源的效率並提升包容性。例如 降低病患排隊看病的時間;偏遠地區國民能夠使用醫療系統的資源;降低國民使用醫療系統的成本等。為達到目標,當局推動立法與推出其他策略路徑,以提升國民享有的醫療資源數量。

醫療器材市場全民健保醫療資源分配台商投資醫材需求經濟特區醫療支出成長醫材貿易健保政策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