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從預防醫學的角度出發——全球保健食品產業趨勢
劉翠玲 (2012/03/07) 《台經月刊第35卷第3期》
站在預防醫學的角度
隨著全球生活環境改善與醫療科技的突飛猛進,人類生活品質因而普遍提升,平均壽命也因此延長。但對許多已開發或開發中國家而言,伴隨而來的是高齡化人口結構形成,造成慢性病患者數目逐漸增加,成為國家醫療支出與社會福利負擔的一大隱憂。有別於藥品治療疾病的功能,保健食品站在預防醫學的角度,具有增加營養、促進健康及延緩老化等功能,逐漸受到各國政府以及個人健康意識抬頭的消費者所青睞。以台灣為例,食品生技產業產值占整體生技產業之冠,廠商研發經費的投入亦逐年增加,顯見該產業的蓬勃發展。長期而言,冀望保健食品降低醫療費用,進而提升國民身體健康與生活品質。
全球市場現況
根據Global Industry Analysts(2010)報告指出,2010年全球保健食品市場約有1,855億美元,較前一年成長5.6%,預測2011年將達到1,958億美元規模(圖1)。有鑑於消費者追求健康生活的意識持續發燒、替代補充醫學的接受度增加及保健食品的科學驗證結果,預測未來全球保健食品市場將穩定成長。若以產品種類區分,保健食品可大致分為機能性食品(functional foods)和膳食補充品(dietary supplements)兩大類,其中以機能性食品市場比例較高,占整體市場62%,顯示大多消費者傾向從一般飲食型態中獲得保健功能,如額外添加維生素、礦物質的穀片、益生菌優酪乳、含植物固醇的烹調油等。膳食補充品的產品型態則多為膠囊或錠劑,如綜合維他命一直在全球市場上,擁有高度市占率。相關產品功能範圍涵蓋調節免疫系統、預防心血管疾病、增強能量和提神(mental alertness)等。
圖1 2001~2011年全球保健食品市場概況
從各地區市場觀之,美國市場規模最大,2010年約有586億美元,其次為歐洲市場的569億美元,以及日本市場的443億美元,前三大市場約占全球市場的86.2%(圖2),主要原因在於這些地區的人民所得收入較高,加上對保健功效的食品具有較高期待,希望可從中達到預防疾病和自我照護之目的等。前述市場消費行為將促使全球主要保健食品生產者與消費者集中在此,然而隨著新興國家的經濟崛起,亞太地區則為近年來成長最快速的市場,2010~2015年的年複合成長率估計為6.5%,高於其他已開發國家,尤其是中國及印度保健市場,預期隨著當地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等因素,快速擴張其市場規模。
圖2 2010年各地區保健食品市場比重
產業發展趨勢
(一)肥胖成為全球流行病之一
WHO有關飲食、營養與慢性病預防的專家,曾於2003年提出現代人飲食與生活型態的改變,將造成肥胖(Obesity)、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中風等慢性病的發生率顯著增加,提高人類相對死亡率之警語,尤其是肥胖已逐漸成為大眾健康的重要議題。WHO同時也預測到2015年全球將有23億成人體重過重(overweight,2007年約16億人),及超過七億成人屬於肥胖(2007年約三億人);此外,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Johns Hopkins Bloomber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在2007年報告指出,估計到2015年全美則有75%成人體重過重,而41%人口屬於肥胖,然隨著開發中國家的興起,將使全球肥胖人口快速擴增,成為主要流行病之一。有鑑於此,近來許多保健食品朝向體重管理的領域開發,如胰島素控制、抑制脂肪酸合成酶和食慾控制等。根據Business Insight報告顯示,過去常見的體重控制食品多以低熱量為主要特色,但隨著新成分的研發,體重管理朝向食慾抑制與增加飽足感為目標,並強調其保健功能,而軟性飲料則為最多的產品形式。
保健食品、預防醫學、慢性病、食品法規、營養基因體學、體重管理、老齡化、自我照護、臨床驗證、市場成長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