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政經瞭望】東協主要國家綠色能源產業發展現況研析
陳璿恩、陳秉奇、左峻德 (2018/04/09) 《台經月刊第41卷第4期》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統計,2016年由印尼、越南、寮國、汶萊、泰國、緬甸、菲律賓、柬埔寨、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十國所組成的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總體平均經濟成長率為4.8%,預計於2017~2021年可提高至5.1%。另根據全球再生能源現況報告(Renewable Global Status Report)指出,2015年全球再生能源投資創歷史新高,年增加2,860億美元,其中開發中國家的投資金額更首次超越已開發國家,占全球總投資金額45%。
由於東協人口持續成長及經濟快速崛起,各國政府配合工商業發展,積極進行國家建設,在推動國家邁向工業化快速發展過程中,能源及環保問題亦儼然而生。根據亞洲開發銀行(ADB)預測,東協至2030年間之年平均經濟成長率將達到5.8%,而電力安裝量需增加168~192GW,所衍生之相關供應鏈的商機龐大。在環保節能方面,各國已啟動一系列政策,包括推廣使用節能家電、引進節能設備等,以期改善環境狀況與能源應用效率。以下,將針對泰國、菲律賓、印尼、越南等東協主要國家進行其綠色能源產業發展概況說明。
泰國綠色能源產業發展概況
(一)泰國綠色能源產業背景及現況
泰國能源部為因應總理帕拉育·詹歐查(Prayuth Chan-ocha)於2014年9月發表之能源政策目標,已規劃泰國首件長期國家能源主軸計畫「泰國整合能源藍圖」(Thailand Integrated Energy Blueprint, TIEB),旨在達到能源安全(Energy Security)、經濟繁榮(Economy)和環境永續(Ecology)之「3E」願景。「泰國整合能源藍圖」設有五大目標及五大政策(表1),2015年政策目標包含降低30%能源密集度、燃煤發電占比以20~25%為目標、2036年前再生能源(包含水力發電,注1)占比達15~20%、化石燃料補貼改革等(注2)。
表1 泰國整合能源藍圖之五大目標及五大政策
近年來泰國替代能源發電業總體呈現向上成長趨勢,主因為泰國國家能源政策委員會(National Energy Policy Council, NEPC)欲更新泰國電力發展計畫,以因應傳統能源計畫未達標及再生能源成本下降等情況。2017年新計畫欲將2036年泰國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從原計畫版本之15~20%提升至40%(注3),有鑑於再生能源成本及費用較傳統能源發電昂貴,泰國政府將採取漸進式策略,以利消費者接受使用再生能源。
此外,泰國政府為鼓勵能源效率,設置義務性、自願性及輔助性措施。在義務性措施方面,包含強制執行指定工廠與建築的能源節約標準、於新建築物實施建築能源準則(Building Energy Code)、實施設備與電氣的能源效率標章等;在自願性措施方面,則以財務支援鼓勵設備汰換(如能源技術服務基金、補助及租稅誘因)、以價格機制鼓勵LED的廣泛應用及鼓勵部門的能源節約措施;在輔助性措施方面,泰國支持節約能源領域的人才培育、扶助創造公眾意識及改變用電行為,與支援能源效率科研發展計畫。
泰國能源部能源政策計畫局(EPPO)於2016年1月表示,截至2015年年底泰國燃氣發電比例由2014年之70%降至60%。在此基礎上,泰國政府將加大再生能源的開發力道,推進本國電力結構多元化,亦強化推動再生能源開發(如太陽能和生質能)。泰國再生電力比率由2014年之6%上升至2016年之8%,2016年太陽光電發電規模估計達1,000MW。預計到2026年,泰國燃氣發電將占40%,燃煤發電占25%,再生能源電力達30%。
再生能源政策、東協綠能市場、電力基礎建設、太陽光電、風力發電、能源多元化、生質能應用、電動車推動、能源自主、台灣能源轉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