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台灣會展躍升獎:榮譽裡閃耀的專業與人性洞察
陳國暉 (2012/10/08) 《台經月刊第35卷第10期》
為表揚國內優質會展業者,塑造國內優質會展品牌形象,樹立會展產業學習典範,並藉以提升會展產業整體品質及國際競爭力。「經濟部推動會議展覽專案辦公室」(以下簡稱「會展辦公室」)自2009年起,每年均持續辦理「台灣會展躍升獎」(以下簡稱「會展躍升獎」)評選作業與頒獎典禮,迄今已成功辦理四屆(附注)。「會展躍升獎」頒獎典禮可分為前置和舉辦兩大階段,在眾所矚目的舉辦階段之前,須歷經長達九個月的前置作業階段。包括:建立、調整評選作業制度,為建立公平、公正、具公信力之評選程序,執行單位—「會展辦公室」須多方參採各獎項之評選規章;廣納歷屆評選委員、參賽得獎單位之建議。以建立躍升獎在會展產業業界之權威及代表性。
2012年會展躍升獎共設置五大類獎項:躍升會議獎、躍升展覽獎、年度最佳國際會議競標企劃獎、年度最佳會議視覺設計獎、年度最佳展覽視覺設計獎。首先,由會展辦公室搜尋國內產、官、學、研等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的建議名單,由經濟部國際貿易局聘請出任評審委員,各獎項均設有嚴謹的三階段審查:資格審查、書面評選、現場簡報,並經由全體委員會議確認後,挑選出金質獎、銀質獎、銅質獎及佳作獎,於每年會展週開幕時舉行大型頒獎典禮,是眾所期待的重頭戲。另外,在會展躍升獎得主及專案推廣方面,獲獎單位與專案一方面代表獲得經濟部之肯定,另一方面亦可透過會展辦公室所規劃的宣傳活動,例如:平面、電子媒體的宣傳進一步提升媒體曝光度,提升獲獎單位及個人的國內知名度。
會展躍升獎前身,是經濟部商業司主導的「會展卓越獎」,當時宗旨在鼓勵參與,因此獲獎率極高。自2009年起由經濟部國際貿易局接手後,改為具競爭精神之比賽,得獎者形同獲得國家級認證,鍍金成功的單位、案例在業界形同指標,能見度大為提高。參與角逐者主要可分三類:專業會展業者、協會性質的NGO(非政府組織),以及學校單位,參賽件數則從2009年的42件,至2012年成長為61件,顯示該獎項備受各界關注與肯定。
即使在國際間,類似我國這樣的年度型競賽並不多見,僅國際會議協會(ICCA)每年有最佳城市行銷獎;全球展覽產業聯盟(UFI)每年有三大獎選拔;中國有會展產業金手指獎,但並非常態。負責會展躍升獎推廣的會展辦公室同仁表示,當初是「一通接著一通的打電話」及「一封接著一封的寄發電子信件」給各會展主辦與執行單位,和他們「搏感情」告訴他們這獎項的重要性與尊榮性,畢竟躍升獎還是一個「年輕的獎項」,要成長、茁壯還需要各界的支持。
本文以會展躍升獎四個得獎單位為例:安益國際展覽集團(以下簡稱安益)、集思會展事業群(以下簡稱集思)、中華民國口腔顎顏面放射線學會(以下簡稱口放學會)、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台灣黏多醣症協會(以下簡稱黏多醣症協會),說明即使只得一次獎,榮譽裡都閃耀著參賽者高人一等的專業省思和人性洞察(圖1)。
圖1 2009年台灣會展躍升獎得主合影
安益:五感溝通 參觀者為首要考量
「一個傑出的會展,必須符合業主需求、策展精神,但“參觀者第一”的重要性凌駕一切。這指的是展覽本身要能和一般民眾溝通,也就是live communication,它很抽象、卻很吸引人,大大考驗著承辦者的本事。」安益國際展覽集團涂建國董事長說。
會展產業、會議展覽、會展躍升獎、產業創意、國際競標、策展設計、專業會展、行銷溝通、會議規劃、社會影響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