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為經濟發展與成長之基本驅動力,然而在傳統化石能源大量使用下產生溫室氣體排放,因而造成氣候變遷、地球暖化問題,各國政府為了減緩溫室效應,紛紛推出可兼顧經濟發展、能源安全及環境保護等面向之永續能源政策,其中推動再生能源發展應用即為重要政策主軸,並同步帶動綠色新政及綠色經濟之風潮。對我國而言,由於自產能資源匱乏,且電網系統獨立,為了因應在能源取得上的不利情勢,全力發展自產自用的再生能源亦成為推展永續能源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自2014年中開始,因全球能源供需失衡而導致國際油價一路大幅下滑,因而讓許多人開始擔心,低迷的原油價格會持續下跌至何種水準?是否會使再生能源的發展受到阻礙?
要回答油價下跌之影響這個問題,首先須確認是短期觀察或是長期評估,其結論將會略有不同。綜觀此次國際油價下跌歷程實肇因於供過於求,由於歐、亞地區國家經濟疲軟,對油品需求降低,但供給卻未因此減少,使得油品市場供需嚴重失衡,致使油價在短時間內崩跌。但由於各國能源政策與消費行為具短期僵固性,雖有部分國家亦順勢縮減燃料補貼,對再生能源而言,若有調降購電價格或數量情形則仍屬於因應財務負擔之既定政策,因此短期內快速下滑的油價對再生能源的發展影響有限。
至於,油價下跌或維持目前水準的時間多久,則尚待觀察,關鍵仍在於全球經濟景氣是否能全面復甦,供需失衡差距是否縮小。目前對市場情勢之多數研判,雖然近期因需求看漲使得油價回升至每桶60美元以上,但仍屬短期漲跌波動;預估未來三至四年間國際油價水準即在此一區間上下盤整。長期而言,受到美國頁岩油氣開採供給增加的影響,油價也難以回到過去每桶動輒100美元以上的水準。因而,單就成本因素而言,成本較高昂的再生能源發展可能受限。油價波動直接影響的是運輸部門,因此運輸部門所使用的再生能源,例如:生質柴油或酒精汽油等,所受衝擊會較發電相關的再生能源嚴重許多;此外,對於萌芽中的電動車發展亦相對不利。
由於能源使用具有替代性,所以油價下跌也連帶影響其他化石燃料價格,此波油價下跌也導致天然氣及煤炭價格大幅下跌。因此,雖然燃油發電占整體發電比率極低,但油價波動卻有利發電成本下降及電價調降,其緣由即在於燃氣及燃煤價格亦同步下跌之故。以2014年為例,燃油發電占我國整體發電(不含汽電共生)比率僅3.0%,其餘化石燃料發電占比卻高達73.2%(燃氣發電33.2%、燃煤發電40.0%),故以成本而言,未來最有可能的發展趨勢乃是燃煤或燃氣發電占比將擴大;但如考慮潔淨電力能源因素,則因應未來負載成長之需,具升降載彈性之燃氣機組將扮演重要角色。因此,若能源價格波動屬於短期現象,則很難大幅改變一個國家發電能源結構及比重,故影響效果也應屬短期。但若化石燃料價格長期處於相對較低水準,勢必會對發電相關的再生能源發展產生排擠影響,雖然以我國能源情勢而言,燃氣發電占比不可能無限制提高,但也將使再生能源發電推動進程受限。
從上述長短期角度觀察國際能源價格下跌與再生能源發展之關係,若化石燃料價格長期處於相對較低水準,確實將對再生能源發展應用產生排擠影響;當然作為生產投入之電力價格調降,對於推動再生能源設備生產製造亦有些微助益,不過幅度可能有限。雖然我國再生能源發展可能受到此波國際油價下跌的衝擊,但推動再生能源發展是我國永續能源政策的一部分,以經濟發展、能源安全及環境保護等整體層面之長期觀點來看,再生能源發展仍是必經之路。身為地球村的一員,發展再生能源除了可有效減少碳排放量以符合國際趨勢要求外,更深一層的意義卻是在於提高能源自主性,畢竟我國有高達98%的能源供給需仰賴進口。此外,在推展再生能源應用的過程中,除了再生能源產業外,綠色投資、綠色金融及周邊關聯產業發展也將因此受益,致力於推展再生能源對長期經濟發展仍是利大於弊的。
綜上所述,積極發展再生能源乃是國家永續發展非常重要的一環,因此我國應趁著此次國際油價下跌之際,適時排除資源配置扭曲及不當補貼,尋求提升再生能源發展契機及對應策略。歐洲在台商會於2015年3月初所提出的2015年能源報告書中指稱,我國能源價格長期偏低,致使相關節能減碳政策推動不利,而偏低的能源價格更是大幅抑制我國再生能源發展空間。
首先,可以參考馬來西亞、印尼及印度等國家已著手研擬取消或減少化石燃料補貼,我國亦可藉此機會重新衡酌化石燃料補貼或外部不利性因素,取消能源不當補貼,並思考推動能源稅的時機,將外部成本內部化,讓能源價格反映真實的經濟及環境成本,使再生能源可以獲得發展契機。
其次,雖然我國再生能源發電在現行躉購制度的實施下,近年來在太陽光電及陸域風電等方面已有相當成長,但整體推行成效仍有努力的空間。更應趁此次國際油價走跌情勢,就再生能源推展政策如何有效精進,加以檢討及調整,例如:
1.再生能源發展目標不宜過度設限
再生能源發展初期因考量發電成本較高下,基於穩健財政支援機制角度,而設限推廣目標量,以使躉購制度得以長遠推動。惟隨著再生能源發電技術進步快速、成本逐步下跌,市電同價預期可提前到來,應可思考適度放寬推廣目標量以加速再生能源發電設置。
2.精進躉購制度與調整推廣制度
研析成熟技術的退場機制及新興能源技術的進場時機,思考自用或分散式及小型或微型發電設備之推廣;另外,進一步研討結合現行制度及導入市場機制之時機,或許是下一階段制度轉型方向。
3.加速儲能系統及智慧電網發展
建置儲能系統以克服再生能源供給不穩定現象,同時能將多餘電力儲存,用於真正尖峰用電時刻。此外,加速智慧電網系統建構,整合供電端及用電端資訊,強化整體電力調度能力。
其實,國際能源價格下跌對再生能源發展僅具有短期影響效果,若以經濟發展、能源安全及環境保護之3E觀點來看,時間拉長則其長期影響是極其微小。基於發展再生能源是我國國家永續發展一個明確且深具意義的策略,因此應該要避免受能源價格波動的影響,確保政策之一致性及持續性,排除資源配置扭曲及不當補貼,使再生能源發展更為順遂,以達永續家園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