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從2015年產業發展套案論述我國服務業未來發展契機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從2015年產業發展套案論述我國服務業未來發展契機

吳家豪  (2007/04/09)    《台經月刊第30卷第4期》

隨著經濟無國界化、數位化浪潮席捲全球產業活動,及中國、印度等開發中國家迅速崛起,不僅使得全球市場及資源重新分配,亦使國際經貿環境詭譎多變的情勢更甚以往。我國面對此等衝擊,以往創造「台灣經濟奇蹟」之發展模式似已陷入窘境。然行政院為有效解決長期性產業結構問題,整合經續會共同意見,2015年每GDP3萬美元為目標,規劃2015年經濟發展願景第一階段三年衝刺計畫20072009年)」,並研擬產業發展、金融市場、產業人力、公共建設、社會福利等五大套案,做為我國經濟未來重要施政方向。

本文將從產業發展套案之角度,論述我國服務業未來之發展方向。

 

我國產業結構之轉變

我國過去憑藉價廉質優的製造優勢,以及出口導向的貿易政策,帶動我國經濟繁榮景象,創造出世人津津樂道的「台灣經濟奇蹟」,亦使我國經濟發展重心偏傾於製造業。但隨著全球經濟競爭環境漸趨嚴苛,以及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之崛起,我國產業之製造優勢已不若以往,亟需重新思索國內產業結構問題,以尋求另一條出路。

根據主計處統計資料顯示,早1980年代後期我國服務業產值及就業人數早已超過製造業,且2001年突70%,並超越或接近同年度的韓(54%)、新加(67%)、日(66%)、英(68%)、德(71%)、美(71%)及法(74%)等先進國家(如1)。時2005年我國服務業產值占整GDP比重更是高73.56%,服務業就業比重亦提高58.27%,均顯示服務業在我國經濟成長、產值及就業之重要性與日俱增。

 

1  各國服務業生產毛額GDP之比重

 

服務業未來發展趨勢

綜觀全球經濟發展歷程,服務業已跳脫傳統的個人性服務需求(如餐飲、住宿等),將其觸角延伸至各層面之功能性服務需求(如零售、批發、金融、保險、教育、娛樂等),以因應知識經濟社會與全球化競爭浪潮。然在瞬息萬變的經貿環境中,必須能先洞燭未來變遷之綰結網絡,方可掌握未來發展契機。以下便簡述幾點影響我國服務業未來發展之趨勢:

(一)人口結構與消費習慣改變

基於生育率下降,且平均壽命延長之趨勢,人口老化與少子化已漸成為全球先進國家的共同現象。根據行政院經建會公布的研究資料2006年我國超65歲以上之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已10%,顯示我國已邁向高齡化社會(附注)。然高齡化社會多伴隨著經濟成長及國民所得提高而來,因此,面對此一現象,不僅代表著勞動力與新興需求的相對變化,同時亦意味著消費習慣將因而改變,如老人對於安養需求增加、對健康食品的消費意願增加等等,是故有必要規劃照護產業、醫療服務產業等銀髮族產業之發展,以符合未來新人口結構之生活型態。

服務業發展經濟結構轉型產業發展套案內需市場智財權保護全球化競爭ICT應用服務創新國際競爭力人才培育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