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陳博志論壇】企業接班問題的正確對策

 

台經月刊

 

【陳博志論壇】企業接班問題的正確對策

陳博志(台灣大學經濟系名譽教授.台灣經濟研究院顧問)  (2018/09/07)    《台經月刊第41卷第第9期》

企業接班問題民間和政府有不同任務

人的生命有限,而公司可以長存,其技術和商譽可累積延續,企業因而可長期或永續經營,這是現代公司企業相對於個人的長處之一。但有不少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是由家族甚至某個個人主導經營,因此可能出現下一代沒有意願或能力繼續經營下去的問題。這些可能中止經營的企業中有些很有價值或重要性,不繼續經營下去很可惜,也會造成社會的損失。因此有些國家如日本、德國,都有法律或政策來協助或輔導中小企業之接班。

全國工業總會2018年的白皮書也提出了這個問題,並主張政府提供家族企業傳承有條件的遺贈稅優惠、協助提供企業交易鑑價服務、鼓勵成立產業控股公司供無人繼承的關鍵技術企業得以持續經營,以及提供法務及財務規劃諮詢服務。工總願意關心這問題是好事,但各項政策建議是否恰當、是否該由政府負責,則宜由學理依各種可能情況來分析其必要性及合理性,不能凡是接班問題都要由政府獎勵或介入。

接班問題實際上雖然廣泛存在,但很多是可由私人解決或依市場機制解決,有些則可以由人民團體如工總來協助解決,只有一部分可能須要政策介入。而這些情況該有的政策介入方式也依不同情況而異,政策要介入企業傳承接班問題,要看希望該企業繼續經營的理由,以及該企業沒人承擔經營而可能停業的原因,才能依不同情況分別找出合適的對策。


清官難斷家族內鬥

企業接班問題最常見的有家族內鬥、接班人無能、缺人接班及惡意停業等四種狀況。家族內鬥包括產權和經營權的爭議,店號、商品名、祖傳祕方等無形資產的權利歸屬等。大企業的企業財產較為明確,但因股權分散,掌握經營權的人往往擁有較大的利益,因此在第一代走入歷史後,第二代除了常有遺產股權分配的爭議之外,誰能繼續掌握經營權更常發生爭議。兄弟姊妹之間、不同老婆的小孩之間,或者堂兄弟表姊妹之間,經營權的豪門恩怨常是媒體報導焦點。引進外力做家族鬥爭最後全家族失去經營權,甚至整個企業都衰敗的情況也時有所聞。大企業的這些問題或許該由公司治理和相關制度來改善,工總的成員也許比政府更有能力和經驗來提出改善之道,所以工總不妨在這方面做更多努力。小家族企業也有經營權之爭議,而其店號、商譽和技術等無形資產更常未有明確財產權,而出現同名商店和產品之爭。政府除了輔導第一代及早讓各種產權與經營權更明確,且訂好將來繼承的方式之外,也難為他們斷家務事。

企業傳承接班制度家族企業無形資產遺贈稅員工接班經營權爭議企業媒合社會價值企業金融配套政策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