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亞洲政經瞭望】探究新鑽十一國的產業機會與策略

 

台經月刊

 

【亞洲政經瞭望】探究新鑽十一國的產業機會與策略

王睦鈞、曾俊洲  (2010/04/05)    《台經月刊第33卷第4期》

前言

2009年是全球經濟板塊變遷的關鍵年代,隨著歐、美經濟成長率衰退、美國儲蓄率提升及消費成長力道不足,全世界開始將目光焦點放在經濟成長率維持高檔、國民所得持續提升、消費力道持續成長、政經環境逐漸改善、國家基礎建設大量開發的新興國家。至於新興國家的名單有哪些?包括,高盛公司提出「金磚四(BRIC)」與「新鑽十一(Next 11)」;瑞士洛桑管理學院國際政治經濟學教授拉赫(Jean-Pierre Lehmann)指出KIIC(附注)概念;以及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院長馬凱(Kishore Mahbubani)提出「新亞洲半球」。此外201011日正式成立的「中東協自由貿易區」,是全球人口最多的經濟共同體,區域內19億人口代表可觀的中產階級消費實力,再加上貿易量全球第二GDP總值全球第三的表現,此自由貿易區的未來前途不可限量,新興國家將成全球經濟發展重心。對台灣而言,面對嶄新的經濟發展趨勢,台灣的產業策略思維也要跟著調整,才不致錯過掌握新興市場起飛的關鍵。

以貿易資料來看,比較我國近十年BRICs、七大工業(G7)、新鑽十一國及全球合計出口值變化趨勢(1),雖BRICs的出口值逐年成長,並2004年取G7,成為我國最大出口市場。然而2004年起,我國對新鑽十一國國家的出口值出現快速上升的態勢,累2004~2008年之年複合成長率11.5%,高BRICs8.9%,更遠高G71.4%,此2008年下半年面臨全球經濟景氣衰退的困境下,我國BRICsG7出口值出現衰退,但對新鑽十一國卻仍成5.1%。對我國的意涵在於,儘管新鑽十一國出口占比仍不高,卻是具備發展潛力並值得關注的新興市場。

 

1  近十年台灣出口市場變化趨勢

 

因此,本文將以新鑽十一國,包括韓國、墨西哥、土耳其、越南、印尼、菲律賓、孟加拉、奈及利亞、埃及、伊朗及巴基斯坦等為研究主軸,分析我國在新鑽十一國具備發展潛力的產業類型。同時彙整新鑽十一國之產業結構概況,定位出各國具發展優勢產業。之後再進行交叉比對,以市場機會的觀點,發掘我國具出口機會的優勢產業。


新鑽十一國的特色

新鑽十一國的特色可由幾方面來論述。首先以全GDP組成來看,可發G7的比重已逐漸降低,相對的BRICs及新鑽十一國的市場力量逐漸變大。尤其在新鑽十一國方面2008年占全GDP比重10.80%,預2014年將增加11.28%,顯示新鑽十一國對全球重要性將逐年增加(1)。

 

1  GDP組成結構變化趨勢

 

其次,新鑽十一國之人口數、勞動力、總體環境與科學基礎建設方面。高盛預估多數國家2050年之人口數及勞動力均將2006年呈現高成長的態勢,如印2050年人口數將達3.13億人,20062.32億人大幅成34.91%,勞動力則1.45億人增加1.84億人,年增率26.90%,奈及利亞人口數更將20061.32億人大幅增加20503.57億人,年增率高170.45%,勞動力年增率亦高187.14%,顯示新鑽十一國之人口數與勞動力之成長快速。

新鑽十一國出口競爭力策略聯盟產業機會區域整合光電材料鋼鐵產業半導體出口石化產業BCG矩陣分析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