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產業動態SNG】低碳氫與電解槽產值分析

 

台經月刊

 

【產業動態SNG】低碳氫與電解槽產值分析

李玉貞.吳恆毓.陳彥豪  (2024/08/20)    《台經月刊第47卷第8期》

低碳氫對實現全球碳中和目標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具重要意義,將成為未來全球能源轉型關鍵領域。許多國家已開始制定相應政策,促進低碳氫產業發展,國際大型研究組織與企業亦開始投入技術研發與應用。低碳氫產值之推估為現階段重要數據基礎,未來技術進步和市場擴大,配合積極的政策支持與持續投資,國內外電解技術與低碳氫價值都將迅速增長,成為全球能源結構轉型關鍵。

 

隨著氣候變遷和碳排放問題日益被關注,低碳氫對實現全球碳中和目標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具重要意義,將成為未來全球能源轉型關鍵領域。國際多以政策支持、技術創新、產業合作與國際合作共同協作,帶動低碳氫產業生態系。

低碳氫作為相對新興之能源,其產值受多項因素影響,包括技術成熟度、市場需求、政策支持等。近年來,國際對低碳氫產業投資和發展正逐漸增加。許多國家已開始制定相應政策,促進低碳氫產業發展,如補貼措施、稅收優惠、基礎設施建設等。此外,國際大型研究組織與企業亦開始投入技術研發及應用。然,低碳氫實際應用仍受到多項挑戰,包括成本與技術層面等。因此產值之推估為現階段重要數據基礎,且國際低碳氫產值尚未有具體數據完整統計,未來技術進步和市場擴大,產值將迅速增長,成為全球能源結構轉型關鍵。本文(注1)藉由推估國內外低碳氫與電解槽產值,期能協助我國政府作為政策研擬之參考依據,並加速我國低碳氫產業生態系之形成。

 

綜觀國際電解趨勢,ALKPEM技術雖已成熟,仍需依賴政策之調修方能有助於該技術與其他能源技術競爭。SOEC為最具技術前瞻性之電解技術,應持續優化該技術之發展,並鼓勵政府單位與業界投資。

 

全球低碳氫發展現況與趨勢

(一)國際低碳氫政策布局

自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 20215月發布全球能源部門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報告指出,當前技術尚無法達成淨零排放,且有超過一半減碳技術仰賴未來研發創新突破方能達成。近年來,國際間低排放氫氣生產新項目公告雖不斷增加,但由於未來需求面不確定性、認證和監管缺乏明確性以及可使用的基礎設施不足,因此僅5%企業決定投資。另,氫氣需求雖持續增長,但仍集中於傳統應用,重點減排項目如重工業和長途運輸等低碳氫新型應用領域占氫氣需求不到0.1%,而在2050年淨零排放(Net Zero Emissions, NZE)情境中,2030年重工業、長途運輸等產業將占全球氫氣需求的1/3

政策實施時程延遲,以及缺乏創造低碳氫需求的政策,阻礙低碳氫生產和使用的規模化與商業化。歐洲氣候中和觀測站(European Climate Neutrality Observatory, ECNO, 2024)指出,歐盟國家雖訂定國家氫能戰略規劃,但未詳細說明如何興建必要的基礎設施,缺乏氫能戰略透明度。除此之外,全球氫氣生產仍以蒸汽甲烷重組(Steam Methane Reforming, SMR)產製灰氫為主,由於該製程副產物仍具高碳排放,對此各國宣示將投入更多預算、資源與技術研發,朝向藍氫與綠氫發展。其中綠氫方面,電解作為利用再生能源或核能來生產低碳排放氫氣的關鍵技術,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儘管如此,水電解在當前全球氫氣產量中的比例僅0.1%

低碳氫電解槽技術能源轉型碳中和政策氫能產業再生能源產業合作技術創新成本預測綠氫發展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