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氣候變遷發展推動綠色經濟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氣候變遷發展推動綠色經濟

林巍  (2021/01/08)    《台經月刊第44卷第1期》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各國政府嚴格的管制政策讓經濟承受巨大損失,隨之而來的經濟復甦計畫也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202012月英國首相強森宣布「綠色工業革命」十大改革計畫,表示要藉由此次機會進行綠色經濟復甦。內容包括綠色能源、綠色運輸、碳捕捉、創新與金融等,預2030年停止銷售新的汽、柴油車,並將投120億英鎊,創25萬個綠色工作機會,以落2050年前達到碳中和的承諾。同時「巴黎氣候協定(Paris Agreement)202012月通過滿五週年,各國將在締約週年的1212舉行線上高峰會,將2021年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峰(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COP-26重要前哨峰會。

氣候變(Climate change)議題在國內的討論度不算熱門,加上這是全球共同性政策,往往受到國際政經角力的左右,例如川普就讓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因此優先性往往放在經濟、產業等政策之後。但值得注意的是,聯合國、歐盟等國家正在大力推動巴黎協定的落實,同時隨著企業社會責(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的概念愈發受到重視,國際各大企業也紛紛響應,綠色供應鏈正在逐步取代現有跨國共同生產行為,綠色經(Green Economy)、綠色金(Green Finance)、循環經(Circular Economy)等概念相繼提出與推動,一場席捲全球的綠色革命正在進行。
 

氣候變遷的衝擊

依據「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氣候變遷是指「在一段可比較的時距內,所觀測的自然氣候變化以外的氣候特徵,且直接或間接歸因於人類活動所導致的大氣成分改變,而引起之氣候變化」。簡言之,專指因為人類活動對自然氣候所產生的長期改變。

其中「全球暖化」議題最受關注,依2013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發布的第五次氣候變遷評估報(Fifth Assessment Report, AR5)指出,1950~2010年全球觀察到的暖化現象,95%可能(extremely likely)是因『人類活動』排放的溫室氣體所造成」,同時由於「氣候穩定性」、「氣候變遷持續性」及「不可逆性」三大特性,目前已排放的二氧化碳將存留在大氣中,並對未來好幾個世紀的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產生顯著影響能力。同時該報告也指出,過30年是地球1,000年來最熱30年,全球1880~2012年來均溫上升攝0.85度(1)。

 

1  氣候變遷的衝擊

 

為了回應巴黎協定對於全球溫度上升控制目標設定的爭執2018IPCC完成特別報告GLOBAL WARMING OF 1.5˚C」,該報告指出當溫度上升達攝1.5度,中緯度地區國家的極端熱浪會比目前再高攝3度。北極海可能會出現「夏月無冰」,就目前全球情況推估距離突破攝1.5度的防線只4,200~5,800億噸,以近年全球平均排放420億噸的進度來算2030~2052年就會達到全球溫度上升攝1.5度的上限,所剩的搶救時間恐怕真的不多了 

氣候變遷巴黎協定綠色經濟循環經濟綠色金融CSR溫室氣體極端氣候綠色供應鏈碳中和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