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數位轉型帶動台灣產業及軟體出海機會——以紡織業為例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數位轉型帶動台灣產業及軟體出海機會——以紡織業為例

錢思敏  (2024/06/10)    《台經月刊第47卷第6期》

歷來台灣製造為王,軟體服務缺乏具體應用場景,與其追求跨國數位服務平台,台灣更適合發展基於自身產業鏈優勢的垂直軟體服務。以紡織業為例,TextileCloud™的軟體服務最初為解決自身問題,後來成為全球廠商的解決方案,並受到國際市場矚目,吸引多家國際大廠合作。這顯示出以特定產業為核心的台灣軟體服務在數位轉型中具有潛力,政府可借力數位轉型與AI浪潮,從垂直產業切入,提升製造業競爭力,同時帶動台灣軟體產業出海。

 

數位時代製造業的轉變

數位時代下,不再是硬體為王;台灣已有許多企業正在從工業3.0往工業4.0的路上邁進,而台灣所興建的許多新廠都已經是無人的關燈工廠。推波助瀾的背景是追求良率、效率、少量多樣的市場需求,再加上老師傅凋零及缺工的環境所帶動。

此外,科技發展也讓過去做不到的變成可能,像是網路速度從4G變成5G,感測裝置可以即時蒐集各種視覺、溫度、溼度、音波、震動幅度等,可偵測到的程度也較以往來得精細,舉例來說,視覺鏡頭畫素大幅提高,而有了即時蒐集並累積瑕疵的數據,也可取代人工判斷,做到即時瑕疵檢測,這是人工智慧時代來臨最重要的進展。再者,可以運用的工具也不再只是感測裝置了,無人機或無人設備都已經發展到可以商用的程度,這是數位化、智慧化應用在製造生產端的大進展。這些都將會對業者的出口競爭力帶來助益。

這許多的進展,在台灣比較積極的業者努力下,各產業各有不同的數位轉型程度。本文以紡織業為例,從產業價值鏈的解析開始,逐一說明價值鏈上、中、下游各環節的數位轉型作為;接著,深入分析下游業者提出翻轉實體紡織品的思維,提出數位紡織的可行做法,大力提高紡織業的效率。最後,參考紡織業成功翻轉產品出口的作為,提出幾個政府可以引導台灣其他產業部門更進一步數位轉型的政策建議。
 

數位技術導入紡織業產業鏈的效益顯著,於上游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良率;中游透過數位檢測及主動偵測,提升生產力;下游借助TextileCloud SaaS雲平台,織布廠能掌握市場資訊,有效降低庫存、推廣新布料,並與客戶快速準確溝通和行銷。


紡織業產業價值鏈之數位導入

以紡織業為例,產業價值鏈係為天然或石化原材料製造為各類纖維產品後,紡成紗線、織布,接著進到了各種染色、印花等染整加工階段成為可以販售的布疋,最後做成成衣或其他各種紡織品(附圖)。

數位轉型產業升級紡織業數據驅動智慧製造雲端平台AI應用全球市場擴展台灣軟體出海政府政策支持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