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亞洲政經瞭望】因應我國未來產業發展之人才戰略

 

台經月刊

 

【亞洲政經瞭望】因應我國未來產業發展之人才戰略

林怡君  (2010/08/05)    《台經月刊第33卷第8期》

產業結構優化是人力結構優化的重要手段,人才結構優化是產業結構優化的持續動力,產業結構與人才結構的優化必須同步進行。國家人才政策是一套有系統性的規劃,必須先有長遠且明確的科技前瞻,再由政府機關跨部會合作進行人力規劃,盤點未來產業人人才與既有人人才的差距。

2008年下半年,適逢金融海嘯衝擊全球勞動市場之時,日本、韓國除致力於改善國內就業環境,亦紛紛提出十年期的產業規劃,並配合產業規劃研擬因應產業人才戰略。

 

日本發布「成長戰略」的具體藍圖

日本政府2010618發布新的經濟成長戰略,新設「國家戰略部門」,由新首相菅直人曾擔任部門主管,發布「成長戰略」的具體藍圖,分七個領域21個國家戰略項目來推動,2020年為目標,以期能在十年內創造500萬個就業機會,將目5%的失業率降低3%

配合新成長戰略而提出的人才政策可區分為人才養成與既有人力運用兩個部分,「人才養成」又分別從國際與國內著手,國際方面主要是促進高階人才交流top level頭腦循環)、進行國際共同研究(以亞洲國家為主),國內部分則主要是從提高高等教育的品質與教職人員的素質出發。「既有人力運用」則主要是改善職業訓練以及促進年輕人、女性、高齡者、殘障者就業的環境與法令修正。
 

韓國欲躋身科技強國,頒布New 577 Initiative

2008812由韓國總統李明博所主持召開的28次「國家科技委員會」,通過邁向世界一流已開發國家的「科學技術基本計577策略(New 577 Initiative),其目標希望2012年將韓國研發經費提升GDP5%,投入到七大研發領域,使南韓成為世界七大科技強國。在科577計畫中,重點發展的七大研發領域包括:主力骨幹產業,如半導體、顯示器、汽車等;新興產業,如醫療、診斷、新藥、軟體等;知識型服務業,如物流、內容等;全球議題,如能源、環境、防災等;國家主導事業,如衛星、核能、航太等;特定社會議題,如食品、防疫等;基盤整合應用,如感測、生物晶片、機器人、奈米素材等。

以「創造綠色就業機會與培育人才方案」來看,韓國為建立創造綠色就業機會之基礎、擴增綠色職業能力之開發及培育核心綠色人才,推12項政策,包括利用支援新再生能源LED、智能型電力網、環保營建等部分別之職業訓練所、對設置綠色勞工教育訓練系統之企業提供訓練費用與薪資補助、支援設13所綠色「專門研究所」,並選定與綠色技術有關之「特殊研究所」、選19家優秀地方大學,培植成新再生能源、環保零組件、水產業等綠色教育機關,以期供應地方綠色人才、為建立綠色經濟基礎,加強培育綠色金融、綠色經營、碳排放權交易等綠色服務部分專業人才、為系統性培育綠色人才,將支援開發多類型職業教育,並擬21所產業技術專才學校加強綠色專業教育等。


我國未來產業發展方向與可能所需人才

我國產業國際競爭力過去多仰賴規模經濟與運籌效率,對經濟成長與國民就業貢獻有其極限,而當前被賦予優化產業結構、創造新成長動能的新興產業,對人才的需求不但強調科技硬實力,亦延伸至美學軟實力與跨領域系統整合。當前我國政府對產業結構優化的思維,除既有產業的提升之外,主要是透過新興產業來優化結構,新的產業與新的商業模式對人才需求較以往有所不同,變得更為全面與複雜,不但強調過去重視的科技硬實力,更延伸到美學軟實力與跨領域系統整合人才。

人才培育產業升級結構性失業專長調整新興產業綠色就業產學落差職業訓練人才引進就業促進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