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Meet台灣會展業的華麗饗宴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Meet台灣會展業的華麗饗宴

台經院  (2011/06/08)    《台經月刊第34卷第6期》

台灣會展業現況

(一)台灣會展業範疇

國際一般將會議展覽產業分為會議產(meeting industry)跟展覽產(exhibition industry),根據國內慣用名詞MICE(meeting, incentive, convention, exhibition)界定會展業範疇,將會議展覽產業定義為「凡提供會議、獎勵旅遊、展覽等活動相關服務之業者的統稱」。換言之,會展產業主要目的為提供會議、獎勵旅遊和展覽等活動相關之服務。

(二)台灣會議現況

會議按與會者性質可區分為國際會議和國內會議,按照我國政府定義,國際會議為「與會人員來自三個國家或地區以上100人以上(含會議主辦國),且外國人數須達與會人數30%50人以上之會議」。對國際會議的認定各地標準不同,因此一般按主辦單位將會議區分為協會型會議、政府型會議、企業型會議。我國的國際會議以協會型會議居多。

台灣會議現況ICCA統計2009年我國所舉辦的協會型國際會議91場,全球排名32,亞洲排名第七。若以近十年會議場次的成長趨勢來看,我國2000年舉39場一直2009年舉91場,占全球比重0.75~1.1%1),年平均複合成長率9.87%,較每年平3%GDP經濟成長率高出許多,可見我國會展產業之發展優於整體產業之發展。

 

1 2000~2009年我國舉辦之國際會議場次

 

(三)台灣展覽現況

展覽按參展商性質可區分為國際展和國內展,按照我國政府定義,國際展為「國外直接參展廠商10%以上或來自六個以上國家或地區之商展」。對國際展覽的認定也並沒有一致的標準,因此一般按展覽買主性質區分為專業展和消費展。我國的國際展覽基本上都是專業展。

台灣展覽現況根UFI統計2009年我國共舉63場專業展覽,展覽使用面積合計為487,250平方公尺,於亞洲國家中排名第七(2)。若以近五年展覽使用面積的成長趨勢來看,2005年的341,000平方公尺,成長2009年的487,250平方公尺,年平均複合成長率9.33%,約為每年平GDP經濟成長3%的三倍,可見我國展覽市場之發展優於整體產業之發展。
 

2 2005~2009年我國舉辦之專業展覽面積

 

(四)台灣獎勵旅遊現況

根據世界獎勵旅遊協會的定義,獎勵旅遊是指「協助企業達到特定的企業目標,並對於達到該目標的參與人士,給予一個特別的旅遊假期作為獎勵」。台灣獎勵旅遊現況,據台北世貿中心表示,2010年以來台灣獎勵旅遊市場有增溫的趨勢,共計491個團39,181人來台。大型企業如拜爾、日本新力株式會社、保誠馬來西亞保險公司、河南安麗、中國完美集團等都陸續來台舉辦獎勵旅遊。
 

兩岸會展業交流

(一ECFA簽訂後

兩岸簽ECFA後,在會議服務業方面,我國已開放陸資在台設立商業據點提供會議服務;陸方亦開放我國業者赴中國設立公司提供會議服務。而在展覽服務業方面,我國開放中國企業團體來台舉辦專業展,但必須與我國企業或公協會合辦;陸方雖未列入早收清單,但實務上大陸已同意我國業者赴當地辦展,惟須與當地主辦單位合辦或委託大陸具主辦資格單位辦理,此與我方開放程度對等。

會展產業ECFA數位轉型展覽經濟產業升級國際會議專業展覽跨境交流經貿合作會議旅遊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