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觀光局之會展業推動策略-專訪交通部觀光局國際組黃靜惠組長
採訪/周嫦娥‧吳旻華 整理/吳旻華‧徐秀芬 (2005/03/07) 《台經月刊第28卷第3期》
‧近年來,亞洲地區的MICE產業發展迅速,請您談談台灣MICE產業的現況及台灣是否有發展MICE產業之潛力?
台灣MICE產業已初具基礎,就會議來說,陸續將舉辦國際會議,例如今年的世界護士大會預計有5,000位外賓來台、2007年有亞太旅遊PATA大會及亞太壽險大會(預計外賓12,000人,其中3,000人將來自中國),2008年台灣博覽會(預計吸引50萬外籍人士)、順風社SKAL世界大會等。根據國際會議協會(ICCA)的統計,就各國舉辦國際性會議之排名而言,2002年台灣排名38名;2003年雖在SARS威脅陰影下,但因國內積極推廣與爭取舉辦國際會議,在2003年中,排名上昇至33名。
在展覽方面,位於世貿中心「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TAITRA)」展覽一館為具國際水準之場地,惟攤位僅1,313個(3m×3m),目前政府正籌劃興建南港展覽館,預計95年10月完工啟用。屆時應可吸引更多大型展覽來台舉辦,對吸引外人來台將有更大助益。
就MICE產業而言,台灣其實具有相當的競爭優勢,主要優勢有:
1.自然及文化觀光資源豐富
一般與會人士來台灣參加國際會議,大多會利用一二天的時間去旅遊,而台灣具有地理上的優勢,只需花半個鐘頭就可到達觀光景點,而到花蓮只要一天就可來回。
2.語言上的優勢
現今講華語的人口已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對台灣來說在大中華地區就有先天語言上的優勢。
3.較有人情味及旅遊環境安全有保障
台灣提供的旅遊環境較為安全有保障,且濃厚的人情味讓來台人士感覺相當親切。
雖然台灣具有發展MICE產業的優勢,但台灣在一些外在環境如物價、住宿費等較不具競爭力,欠缺大型國際性會場及展覽的場地等問題皆有待解決。其實雖然台灣的物價相對東南亞國家為高,但可以用另外一種方式來補足這部分的缺失,如台灣的自然資源、文化資源、美食等,都較其他國家占有優勢,且五星級旅館的服務亦不輸給其他國家。以獎勵旅遊來說,若能包裝出一個有特色的主題,就能引起外人來台旅遊的興趣,像歐洲會利用古堡之戀、博物館等吸引台灣遊客,而台灣在推廣獎勵旅遊這部分時,就要用台灣的特色去吸引外國人。整體而言,若台灣能提供具有特色及舒適的服務,即使報價較高,外人還是很願意來台旅遊的。
會展產業、國際形象、MICE產業、海外推廣、人才培訓、國際會議、經費補助、台灣觀光、國際合作、產業整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