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經瞭望】高通膨、高利率時代, 看韓國如何強健中小企業體質還兼顧創新創業環境
施雅庭 (2024/07/15) 《台經月刊第47卷第7期》
面對通膨壓力,韓國於2021年8月開亞洲先進國家第一槍,率先實施貨幣緊縮政策,後續卻使家庭及企業債務占比連帶攀高,殭屍企業橫行、企業償債能力逐漸惡化。因應棘手的企業債務問題,韓國政府除了密切關注外部金融環境變動外,也對企業提供靈活的政策支持措施,不僅達到紓困、振興的果效,更提供企業創業能量與創新的支持,在看似短期的政策措施之下,發揮長期產業扶助之目的。
2024年的今天,許多受疫情影響的事物已漸漸回歸正軌,但經濟景況卻因結構性的改變,使全球進入高通膨與高利率時代,而韓國也在此之列。本文將從韓國通膨現狀切入,從而瞭解高通膨背後的成因與對經濟的負面影響,並說明該國政府的因應對策,藉由進一步觀察他國如何在疫情之後,透過靈活的政策工具,強化企業發展,以創新步伐邁向未來。
韓國面對高通膨實施一連串貨幣緊縮政策,雖有助短期抑制飛揚的物價並減低通膨對經濟的衝擊,但長期而言,在實質收入下降的情況下,消費和投資將逐漸放緩;家庭及企業貸款也會因升息而加重債務負擔、增加違約風險。
韓國通膨走勢與成因
與許多已開發經濟體一樣,韓國在COVID-19疫情爆發後,面臨通貨膨脹及經濟成長放緩的挑戰。根據韓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圖1),韓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節節攀升,在2022年7月來到歷史巔峰6.3%,不僅連續兩個月突破6%,更創下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最大增幅紀錄。因此,韓國央行實施貨幣緊縮政策(圖2),從2021年8月起至2023年1月連七度升息,短時間內將利率從歷史低點0.5%調升至3.5%,成為亞洲第一個脫離超低利率的主要經濟體,一定程度抑制了通膨飛揚的走勢,於2023年7月出現25個月以來難得的低點2.3%。
圖1 韓國消費者物價指數

資料來源:韓國國家統計局(Statistics Korea, 2024)。
高通膨、高利率、貨幣緊縮政策、中小企業紓困、企業創新支持、家庭債務、殭屍企業、金融穩定措施、債務重組、企業貸款風險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