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專題探索】從國際推動方式探索我國酸性地熱的機遇與挑戰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從國際推動方式探索我國酸性地熱的機遇與挑戰

(2023/03/05)    《台經月刊第46卷第3期》

鐘佩蓉(2023/03/05)  《台經月刊第46第3

 

目前國際上大多數研究關注的兩種酸性地熱流體分別是含有硫化物和氯化物,地熱流體造成的腐蝕歸因於許多因素,當中包括產生之氣體的成分、井的壓力、溫度和地熱流體成分。而透過各國開發地熱的經驗,不難看出在許多淺層或深層地熱儲量中都發現酸井,但是要真正開採酸性地熱並不普遍,因此如何安全且經濟的使用酸性地熱,將取決於對地熱井化學性質的掌握,以及選擇抗腐蝕的方法,此亦為本文欲借鏡之國際開發經驗。

 

地熱本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它是從地球吸收熱量,與化石燃料相比,溫室氣體排放量甚至可以忽略不計。對於位於環太平洋火環帶的台灣而言,地熱發電具有一定的潛力與優勢,近年已重新啟動清水地熱電廠,反觀地熱資源豐沛的大屯山地區,雖有較佳的開發潛能,但因地熱流體多為酸性,且通常在高溫高壓條件下運作,因此常有管線、井管和設備等材料腐蝕問題產生,換言之,腐蝕問題將會是火山型地熱開發最大的挑戰。

地熱發電可分為傳統與先進的發電技術(如增強型地熱、先進型地熱、超臨界地熱),其中傳統地熱主要是取用天然的熱水與蒸汽,深度約在500~3,000公尺之間,屬國際間成熟的商業技術;反之,研發中的技術,如增強型地熱專注在高溫岩層中製造裂隙注水取熱、先進型地熱則是製造封閉通道注水取熱,最後是超臨界地熱,主要用於火山地區,提取高溫蒸汽。

酸性地熱地熱發電耐腐蝕管材地熱資源地熱井腐蝕環境保護地熱電廠政策推動清水地熱再生能源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