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活化我國太陽光電利用型態及產業升級潛力之探討
(2023/03/05) 《台經月刊第46卷第3期》
楊子琳(2023/03/05) 《台經月刊第46卷第3期》
配合我國地理環境之特性,有超過一半的面積為高山林地且人口密度較高,在排除已有特定使用目的之土地後,剩餘能夠用來設置太陽光電的空間相對有限。據此,本文藉由檢視我國目前太陽光電之發展現況,包含一地兩用、光儲系統及模組技術發展,探討如何擴增並活化利用型態以及光儲與模組產業之升級潛力,最後則針對太陽光電之多元運用提出整體性之建議,評估在資源有限下該如何做出最適合之發展規劃,以有效提升我國太陽光電推動設置。
為推廣我國再生能源設置,近年搭配各項相關推動政策,公私部門不遺餘力努力增加設置量,無論是為了達成我國淨零排放或是再生能源推動之目標,太陽光電所規劃的布建總量都為達成目標的要角。太陽光電設置型態約可分為屋頂、地面及水面型,屋頂型包含設置於住宅、公家機關及工廠等,地面型有設置於一般農地及不利耕作地等,水面型則有設置水庫、埤塘及海上等。其中,屋頂型雖設置爭議及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最小,但受限於屋頂面積,若要達成設置目標還是必須搭配中大型案場的開發。
目前業者於設置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包含成本過高、民眾陳抗、地方政府態度、申設流程不熟悉、饋線不足等,而政府大多已透過躉購費率反映通案真實成本、加強利害關係人溝通、規劃共同升壓站及加強電力網以增加饋線等配套方式進行改善。然而,若僅是單純設置一般型態太陽光電,在我國環境條件下,難以達成設置目標,且可能無法兼顧其他產業之永續發展。故若能活化我國太陽光電利用型態並配合發展趨勢適度升級產業,將有助創造太陽光電於我國之新興市場。
太陽光電、綠能利用、光儲系統、再生能源、農電共生、政策推動、電網韌性、儲能產業、模組技術、2050淨零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