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共生:小漁港撐起三座工廠的故事
副研究員鄧翔靖 (2024/09/17) 《永續學院編輯室》
產業共生(Industrial symbiosis)並不是一個新潮的觀念,其濫觴可追溯至1960年代丹麥的小港,卡隆堡。當時,卡隆堡還是一座只有兩萬居民的小鎮。由於失業問題過於嚴重,政府忍痛決定引進高污染工業,所幸最後解決了當地居民的生計。這個不起眼的案例,十多年後能引起學術界注意,卻不是因為它如何招商解決了失業,而是這座資源稀缺的小港,怎麼有辦法供應三座工廠所需的資源?以下是他們的真實案例:
卡隆堡人口稀少、基礎建設又落後,工廠開工後才發現,當地淡水供應不足。唯一的辦法是連通二十五公里外的提梭湖,不過工程浩大且緩不濟急。為了避免投資失控,三間工廠的經理人研商,決定將各廠的廢水分階段組合,需要乾淨水源的廠在起點,最不介意水質的放最後。依據這個辦法,相同容積的淡水就能盡可能地被反覆利用。
此外,用電會隨著季節、白天或黑夜改變,一旦燃煤發電廠有多餘的蒸氣,就會被傳送到各廠使用,甚至還有餘裕的話,就會利用管路繞過峽灣,提供鎮上居民暖氣。還有更多如發電廠環保設備上堆積的石膏、製藥廠基底物質作成的肥料……等等,都是工廠廢棄物的再利用。這些企業本來為了求生的緊急措施,不僅能夠就近取得生產原料、節省下巨額的廢棄物處理費,更提高了居民對工廠的好感。研究指出,若沒有這些再利用的集思廣益,卡隆堡可能還會有近三千位居民失業,而不是今天的欣欣向榮。
人們發現,這一家工廠的廢棄物,竟成了另一家工廠的原料。而某種角度來看,又同時解決了氣候暖化的問題:減少碳排及化石燃料的使用。這是可是丹麥每一位國民念茲在茲的事情。
卡隆堡產業共生結構,資料來源:Gareth Kane,”The three secrets of green business”,圖為永續學院自製。
國際間大型產業共生案例
產業共生雖然很受各地歡迎,但世界第一個國家級的產業共生計畫,直到2003年才在英國誕生。這個名為全國產業共生計畫 (National Industrial Symbiosis Programme, NISP),是名符其實的「國家級」方案,因為NISP範圍擴及英倫全島。這項計畫不侷限在實際的操作面,還包括專業知識的傳遞、與建構產業共生的方法學上。因為產業共生概念的推廣,促進了不同公司間的相互認識,積極的將未被充分利用、或價值被低估之資源連結,重新又回到價值生產線上。
另一個是韓國2005年的「蔚山計畫」。這項計畫由知識經濟部主導,他們有步驟的執行從建立團隊,制定計畫與資料搜集工作。接著識別產業共生機會,尋找可行的商業模式,最後才建立正式的合作關係。蔚山園區特別之處是善用了週邊資源,例如將鄰居廣域市的廚餘,轉化成沼氣輸給園區發電;市民每天的垃圾,也經焚化廠產生蒸氣供給工廠。產業共生使傳統工業區的資源使用變得更有效率,同時也將鄰里打造成文明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城市。
產業共生、循環經濟、循環產業、綠色產業、轉廢為寶、資源鏈結化、廢棄物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