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寵物醫療體系經營多元模式
(2024/10/14) 《台經月刊第47卷第10期》
陳奕安(2023/10/14) 《台經月刊第47卷第10期》目錄
隨著寵物擬人化發展,飼主將犬貓視為家人,對醫療服務的要求不斷提升。我國動物醫院近年來呈現連鎖化、多角化經營趨勢,突破傳統家庭式個體戶模式;然而,早期個體經營的獸醫師面臨世代交替和診所傳承問題,對永續經營構成挑戰。因此,本研究嘗試由每千人飼養寵物隻數及寵物醫院平均量能高於我國的日本、美國、德國及法國作為研析國家,結合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的獸醫服務定義,從飼主需求出發,探討我國寵物醫院經營模式及面臨的挑戰。
在全球「健康一體」(One Health)目標推動下,人類、動物健康及生態環境等面向彼此息息相關,其中寵物健康與人類健康交互影響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環節議題,第一線動物醫院在執行醫療同時,如何面對永續經營挑戰,本文由每千人飼養寵物隻數及寵物醫院平均量能高於我國的日、美、德及法作為研析國家,分析、比較與歸納各國寵物醫院管理規範及代表性個案,擬借鏡國際經驗探討寵物醫院經營多元發展模式。
根據台經院調查顯示,1/4的飼主曾遇到習慣就醫的動物醫院停業或遷址,反映出寵物醫院的經營壓力。此外,將近1/2的飼主曾有收費不合理、醫病關係不佳或醫療疏失等負面經歷,突顯寵物醫院經營相關課題。
基於飼主需求與WOAH標準
國際為期五年(OH JPA 2022~2026)之「健康一體聯合行動計畫」(One Health Joint Plan of Action)由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聯合國環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及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rld Organisation for Animal Health, WOAH)組成的四方機構(Quadripartite)共同提出,其中「獸醫服務體系效能」(Performance of Veterinary Services, PVS)概念,涵蓋檢視一個國家是否具備完善獸醫臨床診療服務關鍵能力,在2019年WOAH出版之PVS評鑑工具,評估指標包含獸醫服務的可及性與品質,最高第五評級(Critical Competencies Level 5)定義為「能夠提供所有飼主所需之臨床服務,由合格獸醫師執行診療,並具備相應之醫療設施設備、診斷儀器等,且得以在情況所需時進行專科轉診」(附注)。
以前述WOAH對獸醫臨床診療服務定義為基礎,從我國寵物飼主就醫經驗與需求作為切入點,分析我國寵物醫院現況與挑戰,並根據台灣經濟研究院調查國內飼主的寵物就醫經驗及對多元寵物醫療體系發展意見,在受調的1,008份有效回收樣本中,在飼主認為「對飼主或寵物最應強化的面向」,有近七成的飼主表示重視「收費標準一致化/公開透明」,其次為「提供24小時急診」,另有逾四成的飼主認為應強化「病歷可互相流通」及「醫療儀器設備更完善」,有三成的飼主表示「就診環境更完善」(如犬貓獨立候診間)及「醫療服務提升/精緻化服務」(如更多的治療方案可選擇),有二至三成的飼主認為應著重於「系統性培訓制度增加獸醫專業度」、「提供專業分科服務與分級轉診制度」、「提升就醫效率」及「提供永續服務」(如不會突然停業),呈現出飼主所關注之重點與寵物醫院發展面臨課題(圖1)。
圖1 國內飼主認為目前獸醫診療機構對飼主或寵物最應強化的面向
注:1.調查期間為2023年3~4月,飼主在其飼養動物全期間的就醫經驗,有效飼主回卷共1,008份。
2.問卷為複選題。
資料來源:台經院研究七所調查。
在飼主之醫療體驗上,調查結果呼應了寵物醫院日益增加的經營壓力,如每四位飼主中就有一位在其飼養經歷中曾遇到習慣就醫的動物醫院停業(圖2),而醫院經營管理者最大課題「醫療糾紛」中,將近一半飼主曾遭遇收費不合理、醫病關係不佳、醫療疏失等負面主觀經歷(圖3)。
圖2 國內飼主遭遇習慣就醫的獸醫診療機構停業(含遷址)情形
注:同圖1。
資料來源:同圖1。
圖3 國內飼主曾與獸醫診療機構發生過之醫療糾紛類型(複選)
注:同圖1。
資料來源:同圖1。
在寵物擬人化的發展下,飼主將犬貓當家人般照顧,提高了對醫療服務的要求與期待。近年來我國動物醫院也逐漸朝向連鎖化、多角化經營的趨勢,發展出別於以往家庭式獸醫院個體戶的商業模式;而另一方面,早期成立且維持個體經營的獸醫師,由於世代交替也多面臨獸醫診療機構的傳承問題,為台灣動物醫院永續經營帶來挑戰。
日本寵物醫療產業現況與多元醫療體系
根據日本寵物食品協會(ペットフード協會)「日本犬貓飼養實況調查報告」,2023年日本飼養犬隻家戶比例約為9.10%,而飼養貓隻家戶比例約為8.69%,日本在2003年犬貓數就超過15歲以下的孩童人口達到黃金交叉,家犬家貓數量則是在2014~2017年發生首度寵物貓超越犬數量之黃金交叉。根據農林水產省之統計,2023年日本小動物獸醫院/醫療機構(犬、貓、獸醫師法施行令第2條之鳥類)及其他動物醫院共12,706家。
根據日本《獸醫療法》,獸醫院開設者之身分上,可以為法人或是獸醫師,若以法人身分開設,則在申請時須提出公司章程。日本54%動物醫院為個體經營,法人設立占43%,國家或地方公共團體設立占3%。
日本針對法人型獸醫院之股權結構、經營權結構等目前尚無相關規定。對於獸醫醫療機構有違法事宜時,根據《獸醫療法》,除了對違法行為人本人裁罰外,不論是法人或個人醫療機構,亦須受連帶處罰。另日本目前尚無獸醫醫療分級之相關定義,但實務上國內已發展至依診療服務的照護層級,將動物醫院分為三種類型:小型家庭獸醫院為提供基礎醫療服務之初級醫療機構、大型動物醫院為具備綜合科別之二級醫療機構,以及專注單一科別診療之專科動物醫院,後兩者作為日本提供高階診療之轉診後送醫院。
日本代表性法人型動物醫院個案以「日本動物高度醫療中心株式會社」(Japan Animal Referral Medical Center, JARMeC)為例,其法人(株式會社)於2005年在神奈川縣創立,經兩年籌備於2007年在當地開設川崎本院,動物醫院經營十年後於2015年成為全日本首間在東京證券交易所Mothers(Market of the High-Growth and Emerging Stocks,相當於台灣的興櫃市場)上市的動物醫院。JARMeC繼川崎本院後,在東京與名古屋成立分院,最新分院於2023年6月在大阪成立,現今JARMeC體系共有四間動物醫院。JARMeC董事共七位,其中兩位背景為獸醫,另五位之背景為保險、金融、工程等;目前員工共261人。
JARMeC之成立緣起為寵物提供與人類相同等級之醫療設施。作為二級醫療機構,投入在初級醫療機構較難進行之高階影像診斷及治療等,合作醫院至2024年8月已達4,538間,占全日本獸醫院之35%。2022年總診療件數共28,296件,執行手術件數共2,063件。在人才培育上,2009年3月JARMeC經農林水產省指定為首個民間小動物臨床訓練機構(小動物臨床研修診療施設),並引入研究生臨床培訓系統,培養專科獸醫師,並組建專業臨床科室團隊、建立團隊獸醫系統,透過科室主任與醫療主任之會議共同討論治療方針,採獸醫師共同會診。相較於日本一般獸醫大學附設教學醫院的初診須等待1~2週,或一般專科醫院僅有單一科別,JARMeC全年無休且提供多種科別服務,透過初級獸醫院轉診採全預約制,其創立之醫療分級與事業系統,可提升醫療品質、提高動物福利與飼主就醫權益,為飼主、初級獸醫院雙贏之制度。
美國寵物醫療產業現況與多元醫療體系
根據美國獸醫協會(American Veterinary Medical Association, AVMA)估計,2022年美國飼養犬隻家戶比例約為44.6%,飼養貓隻家戶比例約為26%。目前全美九成左右(28,000~30,000家)的獸醫診所以犬貓作為主要醫治對象,且美國在整體動物醫療市場規模上居全球第一。
美國獸醫院可以公司型態方式設立,設立與相關規範非聯邦政府的權限,而是下放由各州政府進行規範與監管,自開放法人經營以來,至今已有近八成選擇以法人型的方式經營。美國各州動物醫院數量與獸醫師人數排名前三之地區,分別為加州(California)、德州(Texas)及佛羅里達州(Florida)。
美國法有「禁止法人介入醫療原則」(Corporate Practice of Medicine),其概念為防止外部人士控制或介入醫療專業,避免過度商業化,該原則限制對象亦包含獸醫專業,但在實務上由各州自行監管,可採例外原則,允許動物診所或公司由非獸醫背景者經營。以獸醫師執業人數與診所數量最多的加州為例,同意獸醫醫療院所由一般公司,或是專業型公司的法人持有,若為獸醫專業公司,所有董事均應為獸醫師。由於各州遵循之原則與要求不盡相同,目前只有15個州同意非執業獸醫師取得所有權,但基本上仍須由執業獸醫師擔任診所負責人並進行醫療行為;其他州則禁止非執業獸醫師取得診所所有權,但可接受另外一家公司作為管理服務組織(Management Service Organization, MSO),透過提供設施、設備、家具、儀器、營銷、會計、計費、培訓與專業人員的招聘等行政服務,來管理該診所或公司。
美國代表性法人型動物醫院個案以「VCA Animal Hospitals」為例,其於1986年在洛杉磯(Los Angeles, L.A.)成立,原為全美第二大動物醫院集團,在美國共擁有925間以上的小型動物醫院(包含一般門診、專科與急診等類型)擁有29家寵物癌症護理中心及61家診斷實驗室,每年看診數量超過400萬隻寵物。現已併入Mars集團,成為Mars Petcare的獨立業務單位。經營團隊方面,由獸醫師擔任VCA Animal Hospitals and Petcare Services總經理,團隊中非所有成員都具有獸醫背景。一般寵物醫院每間診所至少擁有兩名獸醫師,且年營業額達130萬美元以上。
VCA Animal Hospitals在營運整體資源運用上,可透過母公司營運策略調整與資源分配,以協助診所營運過程之行政事項,並減少院所設備研發購置的負擔,並透過進修資源規劃,強化專業醫療服務。藉由建立標準照護程序,在符合相關法令規定的前提下,配合經營團隊的行政程序支援,降低醫療糾紛發生的可能性。惟VCA Animal Hospitals體制層級複雜繁瑣,體系內曾有獸醫師反饋,先前為個體經營時若發現問題,可直接向動物醫院院長反映並解決,相較於加入VCA後則需透過層層審核,處理時間拉長。另在維護動物福利與社會責任方面,透過VCA慈善基金會(VCA Charities),支持收容所與救援組織,如與亞特蘭大人道協會(Atlanta Humane Society)合作所開設診所,建立鄉鎮型動物醫院(hometown hospital),以提升整體動物福利。在環境保護方面,VCA Animal Hospitals訂定三大方向:因應氣候變遷、藥物管理及減少廢棄物之相關方針,透過運送物資整合、全面採用綠色能源(Renewable Electricity)等方式實現碳中和目標。
德國獸醫師多選擇受僱,個體或合夥經營減少,面臨接班困難等問題。IVC Evidensia集團化經營透過專業管理為診所提供保留機會。法國獸醫師可合夥或創辦公司,法人型動物醫院占49.8%。
德國寵物醫療產業現況與多元醫療體系
根據歐洲寵物食品工業協會聯合會(European Pet Food Industry Federation, FEDIAF)統計,2022年德國寵物犬貓飼養家戶方面,至少飼養一隻寵物犬的家戶比例約為21%,寵物貓則約為24%,且毛小孩頭數已超過國內小孩人數。根據德國聯邦獸醫師聯合會(Bundestierärztekammer, BTK)統計,2023年德國獸醫診所及獸醫院合計共10,566間。
德國動物醫療體系採分級制,分為獸醫診所(Tierarztpraxen)與獸醫院(Tierarzt kliniken)兩種:獸醫診所主要接受動物的基本護理,獸醫院之規模則必須滿足各聯邦州議會製定之規格標準,例如人員、空間及醫療設備。德國動物醫院可以法人(Juristischen Person)的型態成立,係依據德國各州的法規規定而有所不同,允許以法人的型態成立的州如北萊茵―西伐利亞州(Nordrhein-Westfalen)、下薩克森州(Niedersachsen)、巴登―符騰堡州(Baden-Württemberg)、黑森州(Hessen)等,德國58%動物醫院為個體經營,合夥經營占12%,有限責任公司之法人實體型態約占12%。
德國針對法人型獸醫院之相關規範,以北萊茵―西伐利亞州為例,以法人的形式成立動物醫院必須符合獸醫專業守則規定,特別是確保診療行為是具其獨立性,而不是商業導向。而黑森州規定則規範動物醫院之股東結構、股東在公司的活動、管理層、公司股份、投票權、利潤分享及公司名稱等,經營權結構限制大多數董事會成員須為獸醫師;股權結構限制須確保獸醫師取得該公司大部分股份與投票權;管理階層限制聘用的獸醫師進行診療時,不得受非專業人士的指揮或約束。
德國代表性法人型動物醫院個案以Tierklinik Hofheim (IVC Evidensia)為例,其創立於1997年位於黑森州,創立時由三位獸醫師合夥,目前為歐洲最大寵物醫院之一,員工超過330人,大約有90名專任獸醫師,其中多位具備專科獸醫師資格,並與外部小型獸診所建立合作機制,為德國黑森州周邊4,000名獸醫師之轉診後送醫院。2020年總收治病例數達到20萬;2024年平均每日診療150~200隻寵物。2022年8月Tierklinik Hofheim由來自瑞典的跨國獸醫集團IVC Evidensia收購。收購案於2022年7月由德國反壟斷機構聯邦卡特爾辦公室(Bundeskartellamt)同意,該辦公室認為即使收購後,飼主在大法蘭克福地區(Frankfurt)仍有足夠的治療選擇,因此同意該案。
Tierklinik Hofheim經歷所有權改變,以其發展之規模,個人幾乎不可能接管其股份,隨著經營管理團隊人員陸續退休,考量應引入資金與專業人力,獸醫管理團隊可減輕承受營運風險與財務壓力,並減少自然人繼承/傳承問題。然儘管所有權改變,前經營團隊獸醫師仍可用董事會董事/總經理身分繼續在獸醫院工作,可獨立決定醫療程序。
目前德國整體在獸醫院經營方面,愈來愈少獸醫師願以個體經營或合夥方式執業,較願意受僱,因此獸醫院很難找到接班人,投資者進入是保留其獸醫診所的機會。透過IVC Evidensia集團化經營,導入管理與行政專業,能夠集中執行業務或跨域協調,例如會計、營銷或人力資源工作,使獸醫師專注診療。而集團化經營可轉移獸醫師的行政事務,故此獸醫師更能夠關注個人核心能力並能夠強化獸醫師培訓計畫。
法國寵物醫療產業現況與多元醫療體系
根據FEDIAF統計,2022年法國寵物犬貓飼養家戶方面,至少飼養一隻寵物犬的家戶比例約為20%,寵物貓則約為31%。根據法國全國獸醫師公會(Ordre National des Vétérinaires, L'Ordre)統計,2023年法國寵物醫院數7,920家,若以工作單位性質分別,在歐洲獸醫師聯合會(Federation of Veterinarians in Europe, FVE)報告指出,法國獸醫師在動物醫院工作之占比至少90%,為歐盟地區中為占比排名第二之國家。法國獸醫師擁有合夥與創建公司的權利,得成立獸醫相關事業(sociétés),進一步以私立動物醫院設立類型區分,法人型動物醫院占比為49.8%。
法國為保障獸醫的專業自主性,對於獸醫院公司之組成訂定較高強度之條件,規定其半數以上的股權與表決權必須由在公司內執業之獸醫師直接持有,或由在法國全國獸醫師公會(L'Ordre)中註冊的公司持有;禁止可能具利害衝突身分者直接或間接持有股權,明確限制提供獸醫執業所需使用的服務、產品或材料、飼養繁殖動物、生產或銷售動物加工產品(不論是無償或有償地從事)之自然人或法人以相關身分入股。且因應歐盟共同經濟體有國際動物醫療企業(母公司適用總部所在地之外國法規管轄,而非法國法律)參與的可能,要求該法國子公司應在符合母公司章程規範下完成法國股東相關的程序。經營權結構限制公司經理、總裁、董事長或董事會成員必須是獸醫師。
法國代表性法人型動物醫院個案以「Groupe Argos Vétérinaire」為例,其於2014年自法國南部波爾多(Bordeaux)發跡,採取小型動物診療機構的商業模式,逐步發展成為連鎖聚落型(cluster),目前分布於法國25個城市。2022年為法國動物醫院與獸醫師數量規模排名第四之獸醫公司體系,且在屬於「法國本土」動物醫療集團且「非完全僅由獸醫師出資」成立的體系中名列首位。2024年旗下動物醫院成長至112間,獸醫師及員工數超過690位。
Groupe Argos Vétérinaire創立緣由為解決獸醫師身兼動物醫院管理者、採購人員、人力資源溝通專家多重身分的負擔,能夠專注於診療專業。Argos品牌建立與貼合服務對象需求,各分院同規格配備建立品牌識別度,並提供環境與設備升級所需資源,如環境改造更新,針對犬貓不同物種的就醫需求設立獨立的候診間,減緩動物就醫的緊迫,提升寵物動物福利。具備良好的就醫環境硬體以及寵物健康醫療護理專業的軟實力。人力資源靈活調度與留才方面,運用共同平台招募獸醫師與寵物護理人員,薪資待遇透明化、訓練系統化。如發生特殊狀況人力短缺時可在各分院間進行調度,多位原為獨立經營的寵物醫院院長表示加入Argos體系後提升了團隊的應變能力。
獸醫公共參與號召力及挑戰隱憂方面,Argos聯合法國排名前三的獸醫集團:IVC Evidensia、Mon Véto及Anicura共同組成Syndicat des groupes d'exercice veterinaire (Syngev)獸醫工會。為法國獸醫政策諮詢重要的利害關係人,如當獸醫師接受集團收購而被追溯母集團利害衝突時,維護整體獸醫師權益。
國際法人型與自然人型寵物醫院並存模式
國際代表性國家,如日本、美國、德國及法國等,於20年前開放法人型寵物醫院經營型態,國外法人型醫院與自然人醫院同時並存,由於其經營模式有所區分,往往較能做出病症分級下的分工合作,例如日本、德國的個案是個人獸醫院轉診後送的後盾,美國、法國個案則是個人獸醫院以法人型態進行聯盟整合,自然人型態獸醫院並沒有被法人型態獸醫院取代之現象。
日、美、德及法在法人型動物醫院之管理法規皆考量由法制層面維持獸醫專業獨立性以維護醫療倫理,針對法人型動物醫院規範及規定其股東結構、經營模式(董事會/董事長/代表人)及管理階層(院長/總經理等管理者)等。各國之規定條件最少者為日本及美國的一般公司,條件規定最多者為法國(圖4)。
圖4 法人型動物醫院發展現況及法規規定跨國比較
注:-表無相關資訊。
資料來源:各國法規料庫,查詢日期為2024年8月、台經院研究七所繪製。
由寵物醫院永續經營角度下,歸納國際代表性法人型寵物醫院個案,其在經營治理、社會責任及環境保護類別下的優勢及隱憂:在經營治理層面,優勢為可降低經營風險、提升獸醫醫療專業、強化人資管理、鞏固營運策略,但在法人型經營下須建立避免影響獸醫診療獨立自主性之機制,另可能面臨體制層級複雜繁瑣之隱憂;在社會責任層面,優勢為可藉由體系收費一致化、易提供24小時急診/分科服務、共同病歷系統等方式提升動物福利與飼主權益,但反面隱憂則為收費金額可能提高、利益導向可能影響就醫權益等;在環境保護層面,優勢為病歷、影像電子化減少汙染、導入節能減碳措施等(圖5)。
圖5 國際寵物醫院永續經營議題優勢及隱憂
注:*為優勢;-為隱憂。
資料來源:日本動物高度医療センター(JARMeC)、美國VCA Animal Hospitals、德國Tierklinik Hofheim IVC Evidensia、法國Groupe Argos Vétérinaire、La société de consulting Phylum、台經院研究七所繪製,2023年4月。
結語
我國寵物醫院經營近年來面臨到巨大挑戰與壓力,在寵物擬人化的發展下,除了飼主將犬貓當小孩飼養,提高了對醫療服務的要求,寵物醫院在終生服務的傳承頂讓問題、擴大規模的合作引資問題亦浮上檯面,如能在現行自然人經營外,借鏡國際獸醫醫療與國內醫療體系做法,開放法人型經營模式,將可作為動物醫院永續經營的解決工具之一,讓寵物醫院在各自發展需求上多一種經營形態的選擇。
國內人醫醫療與長期照顧法規各於2004年、2018年開放法人經營,亦可借鏡其成功經驗,依我國國情進行細部制度規劃。而針對寵物健康產業利害關係人進行政策影響評估與溝通時,除了針對飼主需求端、獸醫院供給端外,公部門之行政量能考量至為關鍵,才得以對不同經營模式之動物醫院進行適當管理,如人醫醫療法人經營採中央與地方協作分工,中央進行法人資格設立之章程審查,地方政府進行實體院所設立開業之審查,才能讓法規與配套措施更為可行且完善,以建構我國寵物醫療體系經營多元化。
(作者為台灣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 注釋
Clinical services are available to all animal owners through qualified veterinarians, with appropriate facilities, diagnostic equipment and treatments, and the opportunity for specialist referral if required.
■ 參考文獻
1.One Health Initiative, One Health Joint Plan of Action (2022~2026): working together for the health of humans, animals, plants and the environment,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World Organisation for Animal Health,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2022/10.
2.American Veterinary Medical Association (AVMA), "U.S. pet ownership statistics", 2022/05.
3.Bundeskartellamt, "Bundeskartellamt gibt den Erwerb der Tierklinik Hofheim durch Tierärzte IVC Evidensia frei", 2022/06.
4.European Pet Food Industry Federation (FEDIAF), "FEDIAF Annual Report 2024", 2024/06.
5.Jeanney, M., "50% des vétérinaires canins pourraient travailler dans un groupe fin 2025, projette Phylum", La Dépêche Vétérinaire, n° 1615, 2022/04.
6.日本農林水產省, "獣医師、獣医療―飼育動物診療施設の開設届出状況(診療施設数)", 2024/02.
7.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七所,2023第38屆世界獸醫師大會(38th World Veterinary Association Congress, WVAC2023)―「寵物醫院多元體系及永續發展」論壇,亞洲動物醫療協會,2023年4月。
《台經月刊第47卷第10期》目錄
寵物醫療、體系多元化、動物福祉、醫療連鎖化、專科服務、法人經營、健康一體、經營挑戰、醫療品質、收費透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