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經月刊

 

【產業動態SNG】活化竹林發揮吸碳潛力―以原保地竹林更新獎勵為例

(2024/01/15)    

易秉蓉  (2024/01/15)    《台經月刊第47卷第1期》目錄

台灣地理、氣候條件適合竹子生長,且竹子生長速度快、四年就可成材利用,固碳能力更是木材的三至六倍;但台灣竹林長期荒廢造成林相老化、竹材原料品質逐年下降。本文從原住民保留地切入探討竹材及竹林經營,一方面是台灣原住民竹材傳統文化及台灣竹材重要產區;另一方面則是原住民保留地相關政策措施如禁伐補償、竹林更新獎勵等,提供地主營林策略的選擇。在淨零排放的浪潮下,若能促進竹產業鏈活化,帶動竹林的永續經營,勢必能發揮可觀的碳匯。                                                                                   

 
近年來,竹類因驚人的生長速度所創造的固碳能力在國際間深獲重視。隸屬於禾本科的竹類,在大型竹種的類型上,有明顯的木維管束構造,在我國被歸為森林的一種。而我國主要的經濟竹種包括屬於單稈散生型竹兩種:孟宗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桂竹(Phyllostachys makinoi),以及合軸叢生型竹四種: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綠竹(Bambusa oldhamii)、刺竹(Bambusa stenostachya)及長枝竹(Bambusa dolichoclada)
竹子的生長,在特徵上可分為兩個主要的階段。第一階段為竹稈高度生長:其過程是從竹筍出土後,至竹稈高不再增高為止,期間約為一至兩個月即可完成,爾後竹稈的直徑及高度即不再增加;另因竹子組織分化速度快,其將在此期間開枝、展葉,此時雖竹稈的強度尚弱,但外表的形態大致已不再變化。竹子生長的第二階段為:從竹稈高度生長完成後,至竹稈強度已能提供作為竹材利用為止;此期間竹稈會向內部累積乾物質(生物質)並增加強度,成長年期約為四至五年,而在此階段之後,竹稈仍會不斷累積乾物質直至產生竹稈縱裂,喪失竹材利用價值。

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竹林更新獎勵淨零排放產業活化碳匯永續發展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