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產業動態SNG】因應淨零轉型趨勢之國外電動車政策推動與借鏡—以歐盟為例

 

台經月刊

 

【產業動態SNG】因應淨零轉型趨勢之國外電動車政策推動與借鏡—以歐盟為例

(2023/06/05)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 (第46卷第6期)》

 

許尚溥(2023/06/05)  《台經月刊第46卷第6期》

 

為落實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各國政府皆強力推動各項能源與氣候政策,發展電動車為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情境之減排量的關鍵策略之一,低排放電力及燃料在交通運輸部門的重要性日益增加。本文綜整歐盟電動車推動政策作為我國之借鏡,建議政策面應建立具整體性之電動車政策規劃,以全方位推動台灣電動車普及化同時亦兼顧電動車法規、產業發展及用戶需求等面向。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2021年第六次評估報告(AR6)之工作報告分析,全球升溫已逐漸高於預期情境,為落實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乃當前國際避免氣候變遷日趨嚴峻之關鍵目標。各國政府皆強力推動各項能源與氣候政策,包含建築、交通運輸、工業、電力及其他部門在淨零路徑上之關鍵里程碑,發展電動車為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情境之減排量的關鍵策略之一,低排放電力及燃料在交通運輸部門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20223月提出「減少石油消費之十項行動方案」(A 10-Point Plan to Cut Oil Use)進一步指出,提升電動車及高效能運具之使用可降低石油使用量,加強能源安全及實現重要氣候目標。

國際潔淨運輸理事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Clean Transportation, ICCT)2023年研究指出,透過比較不同動力系統和燃料(如柴油、氫氣和天然氣等)之車輛,使用電池之電動卡車在減排成效上明顯優於使用其他燃料。如對2021年投入使用之電動連結車進行整個生命週期之排放量進行估算,將比柴油車至少減少63%

 

為解決歐洲地區電動車消費者之使用障礙,需透過地方及中央之財政措施及充電基礎設施部署來推動電動車銷量及市占率。在國家層級通常會提供購車補助及稅收誘因,在地方層級則多採用停車與充電優惠等方法應對成本因素。

 

國外電動車政策發展現況

(一)全球電動車發展現況

2015年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1次締約方大會(COP21)通過「巴黎協定」後,許多國家積極投身推動淨零排放,在淨零排放情景中,交通運輸部門之電力占比將從2020年不到2%增加至205045%,至2030年全球汽車銷售總量之60%以上將是電動車;至2050年全球的汽車將幾乎全面電動化(部分車輛為氫能動力車),表1介紹淨零排放情境下之全球交通運輸電動車占比成長及電池需求成長之關鍵里程碑。2021COP26簽訂「零排放車輛宣言」(pledge to zero-emissions vehicles),預計在2040年實現全球新車和貨車均為零排放汽車(Zero Emission Vehicles, ZEV),而隨著電動車崛起,其相應之充電設施之擴增及完善亦為扶植電動車持續成長之重要配套措施。


 

 

1   淨零排放情景之全球電動車及電池關鍵里程碑
 

車輛種類

2020

2030

2050

電動車占比(%)

 汽車

1

20

86

 兩輪/三輪運具

26

54

100

 公車

2

23

79

 廂型車

0

22

84

 重型卡車

0

8

59

電池需求(TWh/年)

0.16

6.6

14


資料來源:IEA (2021), Net Zero by 2050: A Roadmap for the Global Energy Sector、本研究整理。

 




根據國際能源總署「2021全球電動車展望報告」(Global EV Outlook 2021)統計,2020年登記的新電動車總量已達到300萬輛,比2019年提升41%

其中長途運輸卡車的電氣化速度較為緩慢,其需裝置更高電池密度之電池及新型大功率之充電基礎設施,因此至2030年電動卡車將占全球重型卡車總銷量8%,至2050年將提升至59%。在淨零排放情景中,2050年對交通運輸用電池的需求將達到約14TWh(附圖),為2020年之90倍,顯示出電動車對於交通運輸電池之強烈需求日益漸增。


 

 

附圖   淨零排放情景之運輸部門電池需求及電池能量密度增加趨勢


 


資料來源:IEA (2022), Grid Integ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A manual for policy makers、本研究繪製。

 




(二)歐盟電動車政策推動現況

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 EC)20217月正式通過《歐洲氣候法》(European Climate Law),具體承諾2030年溫室氣體淨排放量比1990年減少55%,為達成此項目標,並公布55套案(Fit for 55),包含氣候行動、建築、碳交易、循環經濟、清潔能源、智慧運輸、土地利用等政策推動面向。

關於歐盟的零碳運輸,20204EC提出一項重大復甦計畫「歐盟復甦路徑圖」(A Roadmap to Recovery),確保未來各項重大投資皆遵循歐洲綠色新政(The European Green Deal)指導原則。

歐盟目標在2035年減少100%運具碳排放,所有道路用車都將汰換成零排放車輛,減碳第一階段目標為要求新車的平均排放量到2030年下降55%,新貨車的平均排放量相較2030年下降50%;歐盟成員國需在15年內逐步汰換傳統化石燃料車輛,致力推動各車種之電動化,目標至2050年可達成運輸部門減少90%的二氧化碳排放。

歐盟針對電動車之推展,亦配合相應之法規修正,如歐洲替代燃料基礎設施指令(European Alternative Fuels Infrastructure Directive, AFID)之修正,為促進電動車駕駛有效充電,該法規明訂要求歐盟成員國增加充電能力以滿足低碳運具之需求,規範自2025年起,泛歐交通網路(Trans-European Transport Network, TEN-T)沿線每60公里至少需安裝150kW的快速充電站;TEN-T核心網路每60公里、綜合網路每100公里須部署350kW以上之重型車專用充電站,並於2030年完成全面覆蓋。

(三)歐盟地區電動車推廣行動方案

根據2020ICCT指出為解決歐洲地區電動車消費者之使用障礙,並促進電動車在歐洲各大城市使用普及率,需透過地方及中央之財政措施及充電基礎設施部署來推動電動車銷量與市占率。在國家層級通常會提供一次性的補助、車輛購置與使用的稅費減免、或是優待甚至免費使用特定道路基礎設施等形式來減少電動車與傳統車間的價差吸引消費者;在地方層級多採用停車與充電優惠等方法應對成本因素,如實現充電基礎設施包含公共充電設備以及家用和辦公處所之充電,旨在提升車輛充電便利性,導入電動化之城市載具亦能增加電動車科技的能見度。以下簡介歐洲國家級與地方級電動車推廣行動之實施策略。

1.電動車購買及使用之優惠政策

一般國家層級所採取之電動車推廣策略大部分聚焦於減少電動車輛與內燃機車輛間的價差,因此車輛購買時之一次性補助與稅費優惠如持有稅費、領牌稅之減免優惠,以及自用車輛與企業用車使用時的稅費優惠。表22018年數據為例,說明歐洲區域企業私用電動車輛之國家稅率優惠。

 




2   歐洲區域企業私用電動車輛之國家稅率優惠
 

國家

企業私用電動車輛稅費優惠

柏林、漢堡(德國)

純電動車(Battery Electric Vehicle, BEV)與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PHEV)的優惠:依車輛的電池容量進行稅費調整損失補償費用,每瓩小時電池容量為250歐元,上限為7,500歐元

阿姆斯特丹、鹿特丹、

海牙(荷蘭)

BEV的優惠:若車輛二氧化碳為每公里0公克,年度稅率為該車輛型錄建議售價的4%。若二氧化碳排放超過每公里0公克,稅率為22%

布魯賽爾(比利時)

BEV的優惠:若企業車輛二氧化碳排放為每公里0公克,年度稅率為該車輛總價的4%。若二氧化碳排放超過每公里0公克,稅率為5.5%

倫敦、伯明罕(英國)

BEVPHEV的優惠:車輛二氧化碳排放每公里50公克以下車輛,支付最低的13%車輛牌價的稅率。較高排放量車輛的稅率則在16~37%之間

馬德里(西班牙)

BEVPHEV的優惠:車輛總價30%的折扣

哥本哈根(丹麥)

BEVPHEV的優惠:在可課徵稅基上的環境附加費,BEVPHEV的費率比傳統車輛來得低

斯德哥爾摩(瑞典)

BEVPHEV的優惠:車輛的購買價格調整至與傳統車輛相當,優惠價格調降40%,最多達瑞典幣一萬元(約為1,000歐元)

奧斯陸(挪威)

BEV的優惠:課徵的稅基以車輛牌價的60%進行計算,其他二氧化碳排放量高於每公里0公克者以100%進行計算


資料來源:ICCT (2020), "Analyzing policies to grow the electric vehicle market in European cities"、本研究整理。

 





(1)電動車停車優惠措施

豁免、減免停車費或是優先停車權利等停車優惠是地方層級常用以推廣電動車的方法,如馬德里市中心提供零排放車輛的駕駛可不限時停車;柏林、漢堡、巴黎與維也納則是提供限時免費停車;倫敦地區部分城鎮則提供免費停車或是停車許可。

(2)電動車輛基礎設施使用及進出優惠

少數市場目前已實施免費、折價或是優先使用道路基礎設施,亦即是豁免道路使用費或是塞車費以及優先進出特定道路與區域(例如:公車專用道、高乘載車輛專用道、低排放區域),以作為早期轉移至電動車輛階段之獎勵。

2.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推廣措施

擴大公共充電網絡主要目標在增加其能見度與提供消費者為電動車輛充電之便利性,為發展車輛電動化之關鍵。此外,在人口稠密城市內部或是居住區域等充電選擇受限的地方,路旁充電樁之安裝將可以提供充電服務,而在實體充電基礎設施之外,強制式開放使用與充電基礎設施的互聯性在增加消費者接受度與刺激電動車輛進一步成長中亦扮演重要角色。

(1)國家級公共充電推廣行動

布建公共充電網絡的推廣行動在國家等級是已廣泛採用的方法,歐洲各國於推動國家級公共充電計畫包含:安裝公共充電樁、設置快速充電樁,並提供地方政府安裝充電樁之補助經費。

(2)地方級公共充電推廣行動

許多城市採取之公共充電推廣行動,如提供電動車車主靠近其居所或是定期僱用場所的公共充電基礎設施,提供在停車位安裝充電樁的企業稅費豁免;出租街頭空間以讓能源公司可以提供並營運公共充電基礎設施;政府與當地國民合作以部分贊助地方公共充電基礎架構的財務需求。

(3)私人與工作場所充電樁推廣行動

多數車輛充電都是在家中或是工作場所進行,許多國家政府已針對消費者在其居所或是工作處所提供優惠或補助的方法。

(4)路旁與路燈燈柱電動車充電計畫

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區域或是充電選項受限的居住區域提供路旁充電樁一直是地方層級常用的政策行動。

(5)電動車輛相關建築法規

明定建置充電基礎設施,或是新建建築中預留充電樁線路義務等方法,目前則尚未在歐洲市場廣泛導入。

(6)電動充電互聯性

建立以相同支付方法使用不同充電基礎設施營運商的充電網絡之機制,可增加消費者的便利性,並加速電動車輛的導入。

 

為順利將電動車整合至電網,將進行具有成本效益方式調整電力系統運行以適應新能源技術之導入,搭配制定電動車與電網併網之整合架構,提供政策制定者根據國內電動車使用情況和電力系統需求來確定充電策略之優先順序。

 

(四)歐盟電動車與電網整合策略

近年各國隨電動車推動政策的發展,電動車與電網聯動之重要性逐年漸增,並鑒於資訊與通訊科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和儲能技術日益進步,國際間正積極發展充電排程管理,將充電需求引入離峰時間,甚至進一步導入車輛到電網(Vehicle-to-Grid, V2G)技術,當電動車於夜間離峰時段進行充電,可達到類似儲能系統充電之作用,將電動車視為移動式儲能,於用電尖峰時段可及時調度電力回送於電網使用,以提升電力調度之彈性。

為順利將電動車整合至電網,將進行具有成本效益方式調整電力系統運行以適應新能源技術之導入,搭配制定電動車與電網併網之整合架構,提供政策制定者根據國內電動車使用情況和電力系統需求來確定充電策略之優先順序。該架構含括四個階段構建相應之充電策略、技術要求、系統操作及法規與市場設計,表3說明各階段電動車負載量及電網對靈活性之需求增加的應對方式。


 

 

3   電動車作為能源資源整合之營運措施設計
 

階段

充電策略

技術要求

系統操作

法規與市場設計

階段1:電動車負載尚無明顯影響及重大影響

於有益電網之區域部署充電站

-

EV-EVSE介面標準化和互用性措施

EV註冊及充電站點之數據庫

旅行及充電模式的數據蒐集

需量反應激勵架構

階段2:電動車負載值得注意,靈活性需求較低

被動措施:使用時間費率

計量單位以每小時計量或小於小時計量

電動車或車載充電測量設備之單獨計量

啟用多方數據交換平台

通訊協議的EV-EVSE網路標準化

時間電價或關鍵尖峰費率

綠電優先負載追蹤政策

階段3:電動車負載很大,靈活性需求較高

(V部署主動措施:單向智慧充電1G)

即時先進計量及通訊基礎設施

預測電動車可用性、電價、VRE發電及電網限制

V1G之電網法規

即時費率

合約及市場之靈活性

聚合商進入市場

階段4:電動車負載高度可用,靈活性需求很高

(V雙向充電:部署主動措施2G)

電池健康度之測量

建置去中心化能源交易平台

(V電池健康度之測量2G)

雙向協議:ISO-15118-202022CHADEMO

減少或消除課徵雙向儲能稅收

V2G之電網法規


注:-表無相關資訊。

資料來源:IEA (2022), Grid Integ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A manual for policy makers、本研究整理。

 




經驗借鏡

綜觀歐盟電動車推動政策,我國可借鏡之要點如下:在市場面,提升電動車之價格競爭力;於消費端提供消費者購車補助及稅收誘因;在供給端則提供電動車製造商補助,並可依據車輛排放量多寡來課徵汙染稅,促進民眾將傳統車輛替換至低碳運具。除了車輛本身之推廣外,亦須積極投資電動車充電所需之基礎設施,包含充電樁及充電站,並且須關注基礎設施在各區域建設不均之問題。

於電網面,電動車雖可協助降低碳排放量,但其用電量之增加,將衍生對電網系統穩定之問題,因此積極發展智慧電網建置,將對國內電動車發展相輔相成,並透過發展V2G技術將電動車轉換為儲能裝置,可在電力緊繃時將電力輸送回電網。電動車可利用離峰時段進行充電,讓電力供應部門調節尖離峰電力需求,可有效降低發電成本亦可增加供電穩定性。此外,導入電動車時間電價之價格機制(附注)來調節電動車車主在用電離峰充電,以減輕對電網之壓力,並於建物內專設電表、廣設充電樁及電池交換站,俾利電動車產業與電網發展可互助互利。

於政策面,建議國內建立具整體性之電動車政策規劃,包含電動車產業之發展、運輸政策之規劃、油耗管制標準及環保車輛標準之訂定,以全方位推動台灣電動車普及化同時亦兼顧電動車法規、產業發展及用戶需求等面向。

未來亦須思考如何提升民眾對於電動車資訊之認知度,可參酌歐洲市場廣泛採用之方式,在其官方網站或於App上提供關於購買電動車輛、停車或是停電優惠及公共充電樁網路之相關資訊,早日邁向能源轉型與淨零排放之目標。

本研究承蒙經濟部能源局112年度電力政策發展規劃與售電業管理計畫之經費補助,特此感謝

(作者為台灣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 注釋

我國台電公司於20225月因應電動車時代的來臨,推出電動車專設電表及專用電價方案(專設一戶),參與新時間電價可減少電費支出,可兼顧社區供電安全與民眾用電品質。

■ 參考文獻

1.台灣電力公司,“電動車充換電設施電價”,20224月,https://www. taipower.com.tw/upload/6594/2022052710021581051.pdf

2.經濟部,“迎接電動車時代 台電推「專設電表+專用電價」最佳充電模式”,20225月,https://www.moea.gov.tw/Mns/populace/news/ News.aspx?kind=1&menu_id=40&news_id=100175

3.經濟部能源局能源知識庫,“電動車輛充電服務管理機制”,20206月,https://km.twenergy.org.tw/Knowledge/knowledge_more?id= 7218

4.蔡宜君,“歐盟公共充電站政策目標及發展現況”,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20228月,https://www.materialsnet.com.tw/ DocView.aspx?id=51246

5.Bouckaert, Stéphanie, et al., Net Zero by 2050: A Roadmap for the Global Energy Sector, 2021/10.

6.European Commission, A roadmap for recovery-Towards a more resilient, sustainable and fair Europe, 2020/04.

7.European Commission, EU deal to end sale of new CO2 emitting cars by 2035, 2022/10, https://ec.europa.eu/commission/presscorner/detail/en/ ip_22_6462

8.European Commission, European Green Deal: ambitious new law agreed to deploy sufficient alternative fuels infrastructure, 2023/03, https://ec.europa.eu/commission/presscorner/detail/en/ip_23_1867

9.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Work Group 1 to the Sixth Assessment Report-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2021/08.

10.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A 10-Point Plan to Cut Oil Use, 2022/03.

11.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Global EV Outlook 2021, 2021/04.

12.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Grid Integ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A manual for policy makers, 2022/12.

13.O'Connell, A., Pavlenko, N., Bieker, G., & Searle, S., "A comparison of the life-cycl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of European heavy-duty vehicles and fuels", 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Clean Transportation, 2023/02.

14.Wappelhorst, S., Hall, D., Nicholas, M., & Lutsey, N., "Analyzing policies to grow the electric vehicle market in European cities", 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Clean Transportation, 2020/03.


 

《台經月刊第46卷第6期》

電動車政策淨零排放智慧電網充電基礎設施V2G技術能源轉型零排放車輛環保車標準交通電氣化政策借鏡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